APP下载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9-09-10李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

李华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逐漸深入的形势下,小学教学实践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小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需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班级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一年级的小学生初入小学,难以快速脱离幼儿园教学阶段的教学模式,语文班主任需要以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发展。毋庸置疑的是,小学生是未来祖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为我国综合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教育中要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于小学语文班主任而言,在进行篇章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优势。

一、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体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班主任要围绕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目标。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的课文《乌鸦喝水》一文时,语文班主任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乌鸦喝水艰难,帮学生们营造“乌鸦怎么都喝不到水”的场景,然后再引导学生感受乌鸦巧妙喝水的办法。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语文班主任可以顺理成章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喝到水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不能气馁才是关键。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也能够学习乌鸦的精神,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而非颓废的放弃,探索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还能抓住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

在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时,小学语文班主任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辅导活动。和其他一年级学习的学科不同,语文这门学科更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和心理状况。小学语文班主任要利用好语文教学平台,在班级内创建轻松和谐的心理辅导环境。例如,语文班主任可以借助活动课时间设计一个心理教育内容,以某一主题引导小学生开展讨论或辩论。就拿笔者曾经设计的“自信心的重要性”这一主题而言,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及自身在生活中是如何树立自信心或如何带着十足的自信做事,最后再由语文班主任进行总结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心理教育理念,让自卑的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心理辅导活动中乐观开朗起来。通过语文班主任的心理辅导活动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更在无形之中进行了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班主任除了承担着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在实施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要能够且善于向心理健康教育靠拢。语文班主任要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牢牢把握心理学教学技巧,尽可能调动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潜力被挖掘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得学生终生受益。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的《人之初》时,很多学生遇到三字经就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饶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吸引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大家轮流读课文中的三字经,进而评选出“最棒的朗读者”,并共同讨论这些三字经的具体内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就拿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来说,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反感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小小年纪便学会顶撞老师和家长,以这句话来启示学生更强于班会上的说教,学生更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家长和老师教诲。

四、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强化学生内心情感表达

“心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语文班主任的教学要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化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融合自身情感获得深刻体验。在学习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经历谈论自己有没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刻,用这样的表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上讲到这一课时,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想法,结合个人经验和感悟畅所欲言,将语文课堂顺势转变为心理教育课堂,时常心怀感恩之心,在悄无声息中做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五、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时代的高速发展造就了现在小学生的个性,小学语文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和个性化特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并尊重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想法,在语文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年级的小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需要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对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六、在班级中布置心理健康知识角

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教室内设置心理健康知识角,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带到教室中来,书籍的形式可以是漫画,可以是书本,便于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阅读学习,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文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和文采优势,及时疏导一些心理和思想存在偏差的学生,通过班级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角烘托气氛,组织其他同学并共同帮助这些学生成长,共同建设温暖的班级氛围。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教育会影响日后的行为举止。作为小学生的指路人,小学语文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有丝毫松懈,更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任丽.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3):23.

[2]张建辉.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3(21):16.

猜你喜欢

班主任小学语文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