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10林惠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林惠娴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也更全面,更能贴近生活实际。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生活化,从日常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通过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教学与生活才能真正融合。本文主要探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才能让数学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具体来说,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到课堂里所学的数学知识,当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重要性。因为生活中时刻都可能会运用到数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期望也不断提高,因此现在所期盼的是高质量的教育,加上新课程的改革,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生活化数学教学是以后数学教学的新趋势,教师要善于迎接挑战,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学习。只有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学生才能找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本质上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也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理,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以后,才会有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因此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二者是无法分开的。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课本中理论的、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也更加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与消化。因为两者联系的紧密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两者同时进行,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检验所学知识,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科的理解。

二、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数学化的语言对生活进行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年龄和认知水平,数学教师要巧妙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在学习新内容时,用具有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来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时候,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讲解,有些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所以学习起来有些困难。如果教师运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喻,这样学生对于多边形才有更好的认知,长方形可以是课桌、餐桌,正方形可以是魔方,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长、宽等概念。通过通俗化的讲述,降低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太完善,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

2.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所追求的并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也是如此,数学教学不在于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而是可以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折扣问题》的时候,这不仅是课本中的重难点,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模型来进行情景化的教学,例如学生最喜欢的卡通娃娃,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是我们都很喜欢的卡通娃娃,今天我们去商店,正好遇见商店的促销活动,这款娃娃原本要50元,现在以七折出售,请问我们现在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这个你喜欢的娃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很快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氛围中,又可以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内容。

3.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与生活实际脱轨,不仅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兴趣,不愿意积极思考与探索,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浪费了学习时间。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更新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采取新的教学设计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型,和同学一起,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慧眼。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首先,是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哪些与数学学习有关,然后就是让学生多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分别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最后进行统计,在一个月内有多少个晴天、雨天,晴天占總数的几分之几,雨天占总数几分之几。这样贴近生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4.开展教学活动践行数学生活化教学

课堂是数学学习的主阵地,为营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安排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奥妙。数学教学也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认识社会的能力。例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当学习到有关购物问题时,可以让两个同学分别扮演老板和顾客,这个活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学生扮演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识社会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保证数学基础学习的情况下,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影响着学生以后的数学能力,因此小学数学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将生活与数学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生活化数学教学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考验,教师可以综合多种情况:教学对象、教学工具、教学方法,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既要让学生快乐的掌握学习知识,也要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25-27.

[2]苗宝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62.

[3]黄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104.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