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阅读素养:从“最近发展区”开始

2019-09-10尹敏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阅读素养多元评价

尹敏

摘  要:阅读素养是儿童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接受人文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意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延伸开去的阅读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辅以贴紧“最近发展区”的多元评价让儿童爱上阅读不再困难。

关键词:阅读素养;最近发展区;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44-01

崔峦老师解读核心素养时说,我们语文学科要做这样一件事:“提升阅读素养,激活孩子阅读的兴趣,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特别是读整本书的习惯。”

如果说课堂内的阅读教学是学校培养儿童阅读素养的固有陣地,那么,课堂外的阅读活动就是培养儿童阅读素养的广阔田野了。要耕种好这片田野,贴近儿童的实际,贴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原则,班级课外读书活动展开就可以此为推进的依据。

1.把脉童性特征,找寻阅读最近切入点

儿童的年龄特质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趋众心理”更为明显。巧用“趋众”,掌握好儿童的趋众心理,就可以让阅读成为每一位儿童的需求。全班师生共同参与的读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形式。班级的读书活动开展需要做到的就是参与面广,时间跨度长,有着足够的“趋众”时间和空间,与个体阅读相比,就拥有了不可比拟的集体优势。

如何保障读书时间,拥有交流读后感的空间呢?我在班级开展了微信读书。学期中,分享主题阅读感受;寒暑假,诵读同一本经典。利用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共读书,既打破了读书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又给了不敢说与不愿说的孩子一个新鲜而又略显神秘的舞台,巧用“趋众心理”把读书带进了儿童的生活。

2.紧抓童性特征,切准阅读最近迁移点

(1)同化—情境迁移

“同化”是指一件事情能够得到大家的共识,共同参与。

第一,架共识。人人阅读是我们的目标,一场热烈、指向明确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可以很好地把儿童拉入读书情境中。“小豆芽爱读书”微信圈读书启动时,每个孩子在家长支持下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号,“光明正大”地带着手机来到学校,一人一号,互加微信好友,刷码进组,共商组名,共论首本共读书目,爱读书的、不爱读书的此刻无法分辨,也无需分辨,强烈的仪式感已带领他们跨进阅读之门。

第二,分组读。一个读书活动若是参与者积极性不高,参与中怨声载道,那样的局面肯定是与活动的初衷背道相驰的。根据儿童不同的喜好,组成不同的主题阅读小组,让阅读与爱好相融,与好友相合,读书就变更富有情趣了,儿童也就可以在共同参与中互相促进。例如,我班每学期开学拿出本学期的推荐书目后,学生就要选择书目,进行分组。“《呼兰河传》组”、“《佐贺的超级阿嬷》组”、冰心组……各类别的分组,一月重组一次。看似缩小的交流圈,却给了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学生在同伴无形的督促中浸润在阅读实践中。

(2)自发—隐性迁移

高调的开局很容易跌入清冷的经过。因而,维护活动氛围,把控活动节奏,让阅读成为自觉、主动、自发的形式是活动效果达成的重要保证。校园里,早读时间是能天天进行个性阅读的时间段。精选诵读内容,由“小领读员”带领学生读韵文,读诗歌,展开独具班级特色的早读。此外,班级环境是学生天天所处之地。班级文化里必有一块是围绕读书展开的,推荐书目、读后分享、读书进度表等都是文化墙里的常客;黑板报也必有一期是专门为阅读而办的。让阅读以不同方式和儿童天天见,随时见,阅读素养在“天天见”里悄然提升。

3.扣稳童性特征,优选阅读最近评价点

(1)评价“参与”胜过评价“最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可以说是“跳摘”现象,评价点在于“你跳了吗?跳了多高?跳了几次?”。私人专供的由各位同学、家长赞助的小礼物,是每一位不断“跳起”,坚持读整本书的学生都能得到的奖励。寒暑假每一位参与微信诵读的学生更可以得到一份特殊礼物—老师亲自从娃娃机里抓来的毛绒玩具。

(2)评价“多元”胜过评价“单一”

建构在多元评价基础上的评价体系,最能激励学生取得发展。

第一,评价内容多元。阅读很难被“教”会,但可以促使儿童构筑起对阅读的理解。经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找到构筑的动力。例如,每学期期末,颁发阅读金豆奖—金豆芽博览奖、金豆芽读后感奖、金豆芽阅读伙伴奖……开学初针对假期诵读又设立诵读金豆奖—金豆芽诵读奖、金豆芽暖场奖、金豆芽收听奖……从不同角度出发设置的奖励覆盖阅读活动的各个方面,表彰到了多个层面的学生。只读完一本书的学生可能是“金豆芽收听奖”,写不好读后感的学生可能是点赞鼓励每一位诵读人的“金豆芽暖场奖”……一个小小的奖励提升了拥有不同精彩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学生,教师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进来。学生、家长、多科教师都互加微信好友,朋友圈里的微文、假日诵读就给了所有人评论的机会。从伸个大拇指点赞到文字评论,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从不知孩子读什么到微信友好互动,家长在评价中实现陪伴;从围观点赞到读一篇,非语文学科教师在评价中悄然跨界。来自不同评价者的评价给儿童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感,还有多角度反馈,让他们可以在更多维度的反馈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能源。

培养充满书卷气的儿童,成就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就要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读书活动开展紧贴儿童“最近发展区”,开展适宜的活动,提供“适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光荣. 维果茨基研究热的理论透视[J].心理科学,2000(06)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阅读素养多元评价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