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朱国雄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5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如何通过完善自身的管理职能、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职能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内部控制管理就是单位组织为了完成既定的运营目标,对内部活动进行自我调整、规划与约束的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将内部控制应用于社会服务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控制,积极配合廉政建设。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为分析基础,探讨优化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落实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验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实效性的标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快内部控制具体工作的有序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推进内控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内部控制的建设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和财务进行联动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明确单位的发展目标,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二是内部控制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途径。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的普遍性问题,而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建设能够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层层把关加强各项经济活动与业务活动的监督,从整体上提升工作效率与社会服务水平;三是有利于推进政府廉政建设。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具备服务社会的职能,与人民关系密切,而内部控制通过行为管理、人员约束等手段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目标,塑造严谨公开的文化形象,有利于推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政绩方面的发展,而对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其整体的管理对政府依赖程度较高,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未将单位的业务环节嵌人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当中,进而影响了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职能界限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尚未针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统筹规划,“因人设岗”的现象尚未完全根除;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的纪检审计职能作用不明显,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滞后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或业务活动,造成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全过程监督。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单一、员工激励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也是造成内部管理乏力、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项目预算控制力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项目预算执行控制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预算执行较为松弛,事业单位内存在截留收入、先支后算、虚增收入、列收列支、挤占挪用等现象,单位内资金调配管理不平衡,公费支出较大;另一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费报销制度,也没有对预算经费设置相应的范围和目标,使项目经费无法完全依照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也不能突出项目实施的工作重点。此外,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控制力不足,造成单位内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足,财务管理工作潜藏着诸多风险。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保证控制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有效手段,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内部管理中能够提高内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电子报表,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都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但当前很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投入资金较少,影响内部控制的实践与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优化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基础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提升管理层与基层人员的思想意识为主要内容,在单位上下大力宣传内部控制的应用意义,并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预算法》等,让管理层人员及基层员工深刻了解到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国家政策的导向与要求,并在单位管理层人员的主导和下级员工的配合中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要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作为内控制度的指导思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确定内部控制目标,划分好各个岗位与部门的职能和责任,明确各职能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并通过完善集中决策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实现内部控制力度,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即确定年度资金重点支出计划,通过审核、审议、资金分配、指标下达以及总结等环节指导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内部资金以收定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强化项目预算经费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项目预算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和运作,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部门要按照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中大额资金的使用,严格财务制度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和审批流程,把控好项目资金使用、公用经费使用,有效发挥财审部门专业优势,为单位的各项业务和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此外,为了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优化预算编制的方式,通过增量预算、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预算管理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加强人员控制调动员工的预算参与性,有效实现激励控制的管理目标。

(四)发挥内部监督审计的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方面要从内部管理出发,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其中包括确定审计重点、组成内部审计工作组、采取自查与检查的方式汇总审计情况、选取重点检查单位、开展审计会议、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反馈、检查结果汇总,在这一规范工作流程的指导下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强化内部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还要遵循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积极接受外部审计机关的定期稽查,以财务公开审计信息的方式接受外部监督,从而保证内部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与推广,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要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内部控制发展的辅助性工具,加大硬件与软件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强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风险问题,提升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必须重视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应用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基础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7(8):65-66.

[2]高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7(18).

[3]滕向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7(2)71.

作者简介:

朱国雄,福建省福鼎市委宣传部,福建福鼎。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