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17世纪欧洲纪行文学中的明代“中国形象”研究

2019-09-10丛妍华毕兆明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欧洲

丛妍华 毕兆明

【摘要】:14-17世纪是一个探索的时代,亦是大航海时代。在这一时期,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已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特别是刚刚驶出地中海的西方人正在走出中世纪的城堡,走出封建贵族、封建教会的藩篱。而东方这种一缕新鲜的空气,使得这些人异常的兴奋,更让他们心生好奇。《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中华大帝国史》、《大国志》、《中国札记》和《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这五本书,从西方人的角度集中的描绘了欧洲人第一次与中国相遇时的真实情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恰逢我国明朝的统治时期,文人的地位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可和尊荣,这也给西方人造就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特别是明代的一些重大制度形象。

【关键词】:欧洲 纪行文学 形象学 中国形象 异国形象

“中国形象”研究属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形象学研究,是通过研究一文学中所塑造或描绘的异国形象,即他者形象。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自古以来就是西方国家所一直崇拜与效仿的对象,特别是唐朝海路和陆路丝绸之路的完善,使得中国与外界的往来日益增多。直到14到17世纪,尤其是明代,随着各个国度航海技术的发达,地中海沿岸的西方国家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不断地来华,并在游舫的途中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可以总结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而这种游记就成为了一种塑造或描述异国形象的文学类型,从而“中国形象”也就成为了他者形象。本文将以《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中华大帝国史》、《大国志》、《中国札记》和《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五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论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第一章形象学与异国形象的产生

一、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

“形象学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并通过文学中的形象了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观察、相互表述和相互塑造。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里的新兴学科,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为了帮助我们事物的真伪,而是研究这一异域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塑造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形,又是怎样在这一语境中不断地发展下去的,这不仅对“他者”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而且对塑造者自身的认识具有批判性。”【1】

(二)形象学的起源

一本叫做《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书籍的发表将法国的比较文学引向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虽然还尚未明确使用“形象学”这个词,但是,这一研究的基本原则已经被提出来了。随后让-玛丽 卡雷的高徒M-F.基亚的《比较文学》;胡戈 迪塞林克《关于形象和幻象的问题及其在比较文学范畴内的检验》;曼费莱德 施坦格《关于比较文学的概念和研究》;H.迪塞林克《内在作品与超验作品之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M.卡多《形象研究》;亚力山德鲁 杜图《模式、形象、比较》;巴柔《比较文学的一种研究视角:文化形象》、《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1980年:《文学形象学——在文学中民族模式的形式及功能》载《比较文学手册》,第2卷拜罗伊特大学;1988:《瑞士话语》,第7期,《形象学:文学再现问题》;H.迪赛林克,K.-V.辛德朗,《欧洲和民族的自我理解》;等人的综述性论文和着作,描绘了形象学方法论的演化过程,以D.-H.巴柔的文章贡献最大。自其文章发表起,形象学的基本原则就被明确提出,同时以这样一种新的比较文学视角的研究在法国掀起了一阵浪潮。虽然形象学研究备受非议,但是随着这一研究理论的逐步完善和系统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接受并沿着这一新的角度在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内越走越远。本文恰恰是站在了形象学研究的视角上,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游记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深入性的探索与研究。

二、西方人眼中的异国形象——中国形象的产生

西方的中国形象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问世算起,已经有七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要想了解一个形象的历史情况,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一形象究竟是如何生成的。

(一)中国形象的起始点

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1245年,圣方济各会修士约翰柏朗嘉宾受教皇之命出使蒙古,从里昂到哈刺和林,写出了《柏朗嘉宾蒙古行记》,10年后鲁布鲁克的威廉出使蒙古归来,同样也写出了一部著作写《鲁布鲁克东行纪》。但是通过考證,我们得知两人并未真正的涉入中国,而他们所写的游记中所介绍的“契丹”却是真正的中国。至此,两人的这两部杰作将“契丹”带入了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中,这也为马可·波罗前后两个世纪的“契丹传奇”奠定了更为真实的基础。

(二)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中国形象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是个充满了无数幻想与浪漫的时期,使人们的头脑与生活的格外的丰富。尽管当时的西方人还没有证实契丹和中国这两个名字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同一个地方,但理想化的“大中华帝国”的形象已经出现。以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出版,标志着契丹传奇时代的终结,中华帝国第一次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获得了历史化的清晰完整形象。

(三)“中国热”——“孔教乌托邦”的形象

这一形象最早出现于早期启蒙哲学家的社会理想中,标志着欧洲的中国形象进入了哲学时代。至此中国的形象一步步地从虚构的想象、传奇到具体的地理方位最后到真正的帝国,慢慢地呈现在了西方人的眼中。

第二章14-17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明代中国形象

14-17世纪西方国家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新兴资产家门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枷的锁,提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与此同时,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都长期处于国内的内战中,尤其是葡萄牙,在14世纪末的费尔南多国王的执政时期,进行了三次同卡斯蒂利亚的战争。战争是贵族的游戏,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但是战争的沉重负担却压在了资产者和人民的头上。资产者要为战争担负军事的花销,而劳苦的百姓却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渴望生活的平静与祥和,渴望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渴望能够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因此异国形象中的美好景象成为了众人向往和理想之地,特别是政治制度——“哲人治国的开明君主制”。

一、科举考试——公正又严苛的选官制度

在曾德昭的《大中国志》中,用了大篇幅的文字描述了中国有关考试的方式及学位授予的整个过程:“首先:在他们的本城乡参加两次预试,指定一天集合辖区内的学生,在一大片空地上摆上桌椅,举行考试。考官出考题,他们从清晨可以做到晚上,只做一篇文章,做完后,交给主持考试的官员,官员把卷子搜集一处,认真审查,挑出最好的,录下作者姓名,把名单张贴在衙门的墙上,这种录取叫做本乡提名;其次:将录取的文章由官员亲自交给县城的长官,当地已录取的学生,汇集一起,进入县城的总考场,县城长官再试他们,按村里考试的同样方式,给他们出一道新题。不同的是,考官更加严格认真,不许从中有人作恶干预。长官从学生中挑出200人,把名单提交给主考,主考再做第三次测试,方式几乎完全一样,从考生中再挑大约20或25名,授予学位。这样经过三次严格的筛选,最后只剩下少数人,然后授给他们徽号和特权。(学士)再次:硕士的产生,每三年在各省的省城,在阴历八月的某天,大约是我们的九月底或十月初,举行硕士考试。考试时间持续约25天或30天;应考者仅三天休息,主考官都是省的大员,但总考官则是朝廷为此特派往各省城的。因考试期间不许人进出,所以在场有负责守卫和服务的人员,还有医师以备他们有所需求。”【2】

二、司法行政——平等又森严的律法制度

在 C. R.博克舍的《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中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有关司法方面的图景,如当中国的官员对犯人进行审讯时的公正态度的描绘“每当有人给带到他面前受审,他尽可能让很多人公开听审,如果罪行不那么严重的话。他们审问我们时也这样。当中询问证人,除不把一个人的生命和面子紧紧委诸另一个的誓言外,这个作法还有别的好处,那就是,因为大堂上始终挤满百姓听证人发言,所以只记录真是的情况。用这个法子,审问不能作假,和我们那里经常发生的不同,我们那里,证人的话只说给审判官和公证人听,因此金钱等等的力量是大的。但在这个国家,除在审讯中保留这一手续外,他们还十分怕皇帝,皇帝高居他们之上,他们不敢丝毫反叛。所以这些人的审判是没有匹敌的,胜过罗马人或任何其他民族。”【3】

三、军事管理——庞大又严谨的军队制度

在曾德昭的《大中国志》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强军帝国的形象,“他们从前是英勇好战的民族,但是现如今这样的士兵英姿却不复存在。今天的中国武力仅仅表现在庞大的人数上,因为除设置在鞑靼边境及在海口和大河口船舰上的军士外,每一省以及在国内的每一城镇,都有自己的武装,由当地支付费用并配有自己的将官;如果某省急需一批军队,他们就使用本城的武装力量。而如在边境或国家其他地方有所需要,皇帝或他的兵部马上从一省或几省,按当时的需要或各省的能力,抽调军队;各省都不能保有相同的军队人数。这些军队一直做好准备,如有缺少或死亡,即使城镇很小,仍有足够的人立即申请参军,于是位置很快得到补充。 ”【4】

四、内政管理——缜密又有序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大中国志》中,描述了皇帝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为了不让官员和大臣结党营私,每个地方的官员任期都是三年,并且这些官员都是异籍,在上任官职的时候,不允许带有自己的家眷和亲属。在其任职的府衙内,皇帝已经为他们打点好了一切,配好了所有的佣人和女眷。对于皇亲国戚,皇帝则是“根据他与皇帝血统的远近,在他们婚配的时候,接受他们的高贵馆舍。只要皇帝在世,这地方在任何方面都不增不减。皇帝赐给他们妻妾、奴仆,每月供给他们丰足的各种用品,但他们只是从管制城市和省份的长官接受这些。不管怎样,这些人没有一个生时有任何职位和权力。”【5】

从上述这些中国形象我们能够看出,这些形象塑造的原因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塑造者自身所带有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制约以及两种异质文化间的本质性差异。而且从这些西方人眼中所描绘出的形象,不但可以清晰的再现中国的现实境况,还可以从这些形象中再次认识的自我并重建自我。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com/doc/1874850-1983257.html

【2】【4】【5】曾德昭.大中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8,67,87.

【3】C.R.博克舍.十六世紀中国南部行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78.

作者简介:

丛妍华,女,蒙古族,内蒙古民族大学文艺学硕士,2017级在读研究生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

毕兆明,男,汉族,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学比较

课题名称:14-17世纪欧洲纪行文学中的明代“中国形象”研究 NMDSS1809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欧洲
欧洲之桥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