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语文》近十年论文所用语料分析

2019-09-10刘金慧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2期
关键词:语料

摘要: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分析,语料的选取很有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项语言研究的最终结论。因此,对近十年来我国语言研究中所选用的语料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语言研究的现状,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语言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语文》;语料;语言研究

《中国语文》创刊于1952年,是我国语言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的所有领域,体现着我国语言学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因此,笔者以《中国语文》在2010-2019(截止至2019年第4期)這十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其所用语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应该能很好地反映我国语言研究在语料使用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语料的分类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中国语文》自2010年第1期至2019年第4期发表的所有研究性论文,不包括通讯报道、祝贺性笔谈、信件以及纪念性文章等,共664篇论文。根据《中国语文》的分类以及本文统计的需要,将这些论文分为“语法、语音、词汇/训诂/文字、方言、述评、其他(包括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新兴学科或纯理论探讨的文章)”等类。

对这些论文所选取的语料大致可分为这几类:(1)书面语料,即研究者在从古至今的各类文献中收集来的文字语料。(2)语料库语料,即研究者从各语料库中搜索来的语料。(3)调查语料,即研究者通过对生活中的语言事实进行调查而得到的语料。(4)自拟语料,即研究者自己内省出来的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材料。

二、语料使用概况

通过对语料使用的分类统计,可以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一)语料使用率高

通过统计发现,没有使用语料的论文大约只占总数的3%,并且主要是“述评”或一些纯理论探讨等可用可不用语料的文章。语料使用率非常高,反映出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论证过程中,对语料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

(二)语料使用种类单一

在统计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研究者习惯于在一项研究中只使用一种语料。只使用一种语料的论文约占总数的80%,使用两种语料的论文不到总数的20%,使用三种及以上语料的论文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研究者更倾向于利用某一种语料来研究问题,这些语料有的是对某个理论的阐释或辩驳,有的是对某种语言现象的描写,还有的是对某项语言调查的总结。

(三)各类语料使用率有差异

统计还发现,各类语料的使用是非常不平衡的。其中书面语料凭大约70%的使用率高居榜首,甚至超出其它类语料使用率综合的两倍,紧随其后的是自拟语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者仍习惯于从书本文献中或凭自己的语感来获得语料。即便在十分重视田野调查的方言学领域,很多学者也常常是通过搜寻方言文献以及前人的方言学论文等方言材料来研究方言,甚至干脆就以自己所说的方言来作为语料例证。

三、语料使用概况的分析和建议

(一)语料使用概况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研究者对语料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在论文研究中一般都会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解决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语料使用缺乏代表性

语料使用缺乏代表性反映在语料使用种类的单一,一对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一篇论文常常只用一种语料,这就会导致语料使用缺乏代表性。当我们习惯于只使用某一类语料时,我们的视野必定会受到限制,研究方向和角度也变得狭窄,研究结论可能就会受此影响而变得不够具有信服力。而新的语料会拓展我们的视野,为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语料使用缺乏自然性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语文》论文所用语料统计发现,其在自然性方面是不容乐观的。比如语料库语料基本取自书面语料库,虽然也有个别语音语料库,但其“库存”的语音要么是被试对既定文本的读音,要么是被试配合语料库制作者而进行的对话录音,因此取自语料库的语料在自然性上是有所欠缺的。再比如调查语料,这本应是最能获得自然语料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查者可能会因为过于想获得最真实的语料,反而对被试者产生影响,被试会有意无意地改变平时的说话方式而以语言中较为标准的形式应对调查者,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就产生了变化。这也就是拉波夫所说的“观察者的矛盾”1。

3.语料使用缺乏科学性

语料使用缺乏科学性反映在对自拟语料的使用。自拟语料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研究者个人的语感有时会缺乏普遍性和准确性。比如在统计分析中,常会发现类似这样的一些自拟语句:(1)我踢一只球。(2)在玩具上拆零件。

此类读起来明显有语病的句子,在论文中却是层出不穷。最常使用自拟语料的是对语法和方言领域的研究,研究者常常会自拟一些句子来印证自己的理论。有学者说道,“对于语法学家来说,在研究语法时自造的语料,是语言知识的自然运用还是迁就理论的刻意编造,有时(甚至往往)是没有绝对把握的”。2用自拟语料来硬套理论,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

(二)语料使用概况的建议

1.丰富语料使用的种类。在一篇论文中,可以试着用多类型的语料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拓宽研究思路,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全面。

2.重视对自然口语的调查和研究。书面语料固然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语料,但要想让我们的研究结论更具普适性、创造性,就要加强对自然口语的调查和研究。

3.要充分重视“观察者的矛盾”。在调查语料收集过程中,在一些调查者眼里,被试似乎就是任人摆布的木偶,会按调查者的要求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的材料,但调查双方之间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任何人一旦意识到自己被调查,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言行举止。这就是社会学中经常提到的“心理二重区域”、“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3如果我们忽视这种“观察者的矛盾”,就会使调查语料缺乏自然性和真实性,调查也就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参考文献:

[1]William Labov.Some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Methodology[M]// William Labov.拉波夫语言学自选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441-476.

[2]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语料对象及语料提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31(2):104-109.

[3]郑杭生.新世纪中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作者简介:

刘金慧(1995—),女,江西九江人,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字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料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大外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实证分析
东南亚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有点儿(儿)+褒义形容词”用法分析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数字“一”与对外汉语教学
小议How are you? 的回答及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