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习之我见

2019-09-10梁成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探究

梁成金

摘  要:人,离不开学习,那么学习如何可以事半功倍呢?所以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此,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

关键词:探究;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培养

我们通常把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习是知识的接受。在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好奇,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一、探究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一,问题性。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开放性。人是开放性的存在,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这是开放性立论的‘人学’依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

第三,创新性。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它针对已有的东西,即书本上写的东西,教师讲的东西和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学生不惟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制约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同样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

二、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1)提出或生成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认知起点。一般来说,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假设具有假定、推测的性质,它是现实中暂不存在的或未被确认的,或是见于彼此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证伪,正是假设,决定了学习的探究性。

(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这是探究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假设是需要验证的,而验证的核心是收集证据。证据来自观察、实验,也来自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收集证据的过程也就是指向问题的学习过程,形成解释就是在问题与证据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

(4)交流和评价。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释和观点,既对对方的解释进行质疑,又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这也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等,这是提升探究学习质量的基本保证。

三、探究学习中探究精神的主要表现

(1)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是儿童的天性——好问‘为什么’是童心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觉无知、乐于探索、穷根究底是好奇心的高层次表现,是探究学习的精神动力。

(2)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在教育中,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说明,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要特别注意克服理性霸权和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理性霸权所孵化的知识暴力,挤压着学生的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而来自教师权威的压力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最终使批判精神不能得以张扬和生发。

(3)求证精神。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探究精神的突出表现。于此同时,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标。

四、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对接受学习要正本清源,重新认识。其一,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相对应,决定一种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否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二,接受学习不一定是被动学习,只要学习者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乐于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知識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那么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其三,接受学习不一定总是通过讲授进行,有人认为接受性的学习活动分为听取活动、观察活动和读书活动三类。接受学习的具体方法包括讲授教学、观察法、练习法等。

接受性与探究性是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接受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1)以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为基本任务;(2)比较关注认识的结果;(3)教学以知识为中心;(4)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预设性。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1)以发展学习者的探究能力为主要任务;(2)比较关注认识的过程;(3)教学以问题为中心;(4)学生认识的非指导性、开放性、生成性。:“每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以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重要的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种整合可分为外在的整合和内在的整合,外在的整合,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任务,该接受的接受,该探究的探究;内在的整合是根据两种学习的内在优缺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在接受学习中贯穿探究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的接受学习成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获得知识与方法的活动;在探究学习中有时候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成为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与方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蒋荷花.探究学习之我见[J].新校园(学习),2012(3):58.

[2]  侯杰.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883(34):28-29.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