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研究

2019-09-10谢继东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德育

谢继东

摘 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能力以及良好品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但是,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高中体育教学并未受到重视,为学生开设的体育项目也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既进行体育锻炼,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学生会在体育课堂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体育教学

前言:高中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尤为关键。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教育与体育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与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渗透德育,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通过教师示范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是由依赖到独立、由幼稚到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的高中学生通常缺乏分析能力、难以明辨是非、容易冲动。但是,高中学生的求知欲强、模仿能力以及可塑性较强。因此,高中时期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与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的氛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经常接触的重要人物,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学生,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与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言行的把控,举止做到优雅大方,为学生做好示范,影响学生的行为。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自身带动学生,共同进行锻炼,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人物,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的进行交流与沟通。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存在差异。体育教师要平等的面对所有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对每位学生的问题都进行认真的解答,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陪练,帮助学生练习体育技能,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前,要为学生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个性独立的人才[1]。

二、通过体育精神进行德育渗透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普及在体育历史中或是在体育界中杰出的人物,为学生讲述体育健将英勇拼搏、刻苦训练的精神,还要为学生讲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产生对运动员的钦佩之情,从而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极的进行训练,努力的学习,以运动员为榜样积极的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体操项目冠军李小双的故事。李小双和孪生兄弟李大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6岁时,家人让两人选择体操只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10岁时,爷爷挑着担子送二人到了省队。小双训练十分刻苦,为了拉韧带,教练自己压在他细嫩的腿上,却不掉泪,直至过关。为了练单杠,小双磨破了双手,鲜血染红了单杠。但命运却一直捉弄这个小伙子。两次被国家队拒绝。进入后也不被重视,为此,小双心想十一届亚运会一定要让教练看看自己的本领,并最终如愿夺得自由操个人金牌。从1991年开始,命运再次捉弄他。他身体多次受伤,在测试三周新动作时,摔成轻微脑震荡。接着,在世锦赛上发挥失常,被挤出决赛圈。但是小双没有退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队友连续失利的情况下,他不负众望,大胆使用“后空翻三周”,为中国体操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得了唯一的一块体操金牌。教师为学生讲述这样的运动员故事,学生会被其体育精神所感染,教师为学生渗透德育的目的也能有效的实现,达成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体育的近代史与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史,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体育事业才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程是学生一直以来都很喜爱的学习科目,原因在于体育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灵活性更强,学生会在有趣的学习中掌握体育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将趣味性体育游戏融入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不同的体育项目能够产生不同的教育意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设计教学,通过游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重障碍跑游戏,这是一种看似游戏的练习,实质上学生已经在不自觉中完成了障碍跑教学任务。先是高抬腿行进跑5米,再跨过凳子数只,再设置一个钻矮墙,最后来个前滚翻。一连串的不同的带有游戏性质的组合动作使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练习。还可以进行二人跳绳行进跑游戏。这样的游戏既有上肢运动又有下肢方面的跑跳运动,同时需要二人密切合作才可完成,学生会在这样的游戏中培养合作能力,明白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取得胜利。教师为学生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3]。

结论: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中较为特殊的学科,灵活性强、具有趣味性,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实现高效的德育效果。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的渗透。但是不能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中做到全面发展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迎新.试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7):67-68.

[2]劉艳.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10):16.

[3]李科.谈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142+144.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