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研究

2019-09-10周晓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网络环境数学课堂

周晓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知道“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为何知其然”。以网络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较强的平台支持,丰富了课堂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极大的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其独特的优势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学课堂;高效教学;

引言:新课标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极大的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实际一对一的分层施教,再加上教学活动在互联网上的交流和反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高效、实时、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人人都有进步

当前,数学教育应树立的思想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不同,所以很难实现全面发展。而在互联网时代,因自主学习的介入,这在一定程度可以将题目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整。比如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稍微简单的题目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解题技能,并从浅到深,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有助于形成及时课堂评价,让师生教学活动更有目标

对于课堂信息的反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滞后和片面。互联网的出现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则又有效改善了这一不良局面。通过对知识点的测试,学生可以随时且全面的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的开展知识学习。通过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实现主机对终端的动态掌握,因此也可以从学习人数、解题正确率以及重难点、易错点进行全方位的进行评价,有助于做好课后反思[1]。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打造

1、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大胆引入和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实物图象和运动过程。针对高中数学这一较为枯燥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视频特技手段,比如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等刺激学生的眼睛、耳朵,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数学体验。在这一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来。以湘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函数内容这一知识点为例,特别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图像变换。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几何画板通过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及对应运动的轨迹,并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去了解、学习同一函数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间存在的联系,在了解函数性质的同时还对图像的平移、压缩、拉伸和对称变换的鲜明特征有了十分牢固的印象。互联网教育技术的使用,一方面使得教师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也变得更加有趣,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2]。

2、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来为教学活动服务是大势所趋,与学生认识规律相契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一般来讲,高中学生均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在学习一些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如果有真切的实物图像来予以辅助教学,则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时候将变得尤为容易,且记忆深刻。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变得尤为突出,抽象的概念也变得更加具体,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以湘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的移动关系时为例子,教师务必要将顶点移动这个教学难点讲解清楚。但倘若仅仅靠教师用嘴巴来说,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十分困难。而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则可以借助于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移动后实现重合来解释这一抽象的理论。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图中将每个定点的变化进行标注,方便学生更加醒目的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移动,即顶点的移动[3]。

3、运用互联网教育技术,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集声音、图片、视频等为一体,能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优势十分明显,这对学生识得新知识十分有帮助。教材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十分有限,而互联网上则有海量的教学信息,对师生而言,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要的教学信息既快捷又方便。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不妨从网上下载一些辅助性教学视频、图片等,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也可以将课件分类上传到校内网,方便学生针对性的进行下载与学习。当前,精讲多练是对每位教师在教学时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互联网教育技术设计教学课件,有利于增加信息量和教学密度,不仅能够对教学节奏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是大有裨益的。以湘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正弦函数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讲解“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一般传统教法是从作出坐标轴、12等分单位圆、作正弦线、示范讲解到最后画出图象,用时至少20分钟,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而通过互联网教育及时,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作图方法和每一个作图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介绍课件制作的数学原理和步骤:

作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y轴左侧画单位圆;

把单位圆分成12等份;

作各分点关于x轴的垂线,得到对应于各角的正弦线;

找横坐标:把轴上从0到2π这一段分成12等份;

找纵坐标:把各角的正弦线向右平移,使它的起点与x轴上对应的点重合,得到12条正弦线的12个终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12个点依次从左至右连接起来,即得y=sinx x∈[0,2π]的图象.

其次,通过课件展示动画效果。

总的来说,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规范标准的图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觉效果,加深该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4]。

三、结论

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技术具有高容量、直观、灵活,辅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极大的激发与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师生要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的做到为教学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刘杰.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探析[J].学周刊,2018(34):141-142.

[2]杨学枝,江嘉秋.“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研究”首次课题研讨会暨开题仪式会议纪要[J].數学教育学报,2011,20(01):102.

[3]张国强.网络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现状分析[J].学周刊,2017(35):148-149.

[4]杨黎.结合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32):80-81.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网络环境数学课堂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