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的研究

2019-09-10丁春燕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

丁春燕

摘 要:《习近平讲故事》是习总书记的思想精髓,体现其治国理政的方针策略。以《习近平讲故事》作为历史校本课程研究的蓝图,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促使学生学史明智。本文以“《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作为研究课堂,展开论述,以期促使《习近平讲故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

关键词:《习近平讲故事》;中学历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新兴的课程研究方式,我国不少学者对此做出了许多研究,其理论各具风采,彰显精辟的见解。例如,台湾学者张嘉育认为,校本课程,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为了解决本校教学需求而设置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一、《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方法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是习总书记思想精髓的全面性呈现与解读。这本书充分体现出这位伟大领袖优秀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将晦涩难懂的哲理与理论使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直抵人心。全书故事新颖,趣味横生,而又通俗易懂,纵横古今,涉及中外,给人哲理性启发,赋予人心灵智慧,是中华故事的缩影,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

将《习近平讲故事》融入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第一,令历史校本课程更具时代意义与时效性,真正启迪智慧,推进灵魂工程的建设;第二,令学生学史明智,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第三,节选《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本作为新课程开发的蓝图,减少开发与实施过程的弯路,令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将《习近平讲故事》融入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有:第一,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第二,调查与研究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历史知识基础等,结合教材要求与教学需求,整合《习近平讲故事》教育资源,让历史校本课程体现“校本”与“人本”特色;第三,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精选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融合《习近平讲故事》,设计多媒体历史校本教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推动其实施的成功率;第四,塑造学生的历史素养,让习总书记年轻插队时的求知精神洗涤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二、《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历史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人的全面性发展,这就要求其实施的过程必需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才能够令其结果更具有效性,而这也正是《习近平讲故事》的思想要求。从学校的角度,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其一,教师的综合素养;其二,教学基础设施;其三,教学活动场地。从学生角度,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其一,情感态度;其二,兴趣因素;其三,学习需求;其四,个性特征。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调查,将实际情况纳入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才能够令其实施过程不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而不断开发出更具价值与实用的新课程,令新课程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除此之外,为了体现可持续原则,学校需要策划合理、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让师生共同参与,促使校本课程不断优化。同时,汇聚集体的力量优置校本课程,让更多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习近平讲故事》的思想中的可持续原则。

(二)强化信仰原则

习总书记认为,人才,即德才兼备的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环境的熏陶。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需要信仰教育。习总书记在讲授《信仰的力量》这则故事时,列举了伟大革命战士为了信仰,咬紧牙关,在亲人牺牲后,依然至死不渝的事迹,阐述信仰力量的无穷。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体现强化信仰的原则,着重让学生感悟爱国者精忠报国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子。

教师需要认真负责,上好每一节课,将历史事件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厚德载物”,最后将每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作为校本课堂开发的参考素材。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辅导,让教师学会利用互联网挖掘课程资源,促使教师将历史内容与信仰培育联系起来,提升教师开发教学潜能,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成功率。

(三)坚持“学而有思”原则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国家的革新,抑或是人物勤奋刻苦的故事,都为后人津津乐道。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都值得我们深入仔细研究,从而让我们增长智慧,还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故事,发人深思,其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在历史校本课程实施中,应该坚持“学而有思”原则,让学生好思、勤思、善思,从而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塑造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而思考,起源于“问题”,在实施历史校本课程时,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因而促使学生思考。

目前,在历史课堂上,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欠缺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层次分析,导致学生思考不足、学而无用。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研读《习近平讲故事》,贯彻“学而有思”教育教学原则,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成功率。

将《习近平讲故事》融入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令历史校本课程更具时代意义与时效性,真正启迪智慧,推进灵魂工程的建设。而关于《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原则,需要贯穿可持续性、强化信仰、坚持“学而有思”原则。这样才能够真正令学生学史明智,促使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农村初中《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GH2018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輯、空间与限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8-34.

[2]林建辉.习近平讲故事的话语魅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1):1+4.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