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中巧用图片教具的教学策略

2019-09-10朱娜

家长·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朱娜

摘要:小学生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还不够强,然而小学数学课本中含有大量的抽象知识,教师应巧妙借助图片教具直观地呈现抽象知识,化抽象知识为具象的图片,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文章首先分析了图片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然后就利用图片教具进行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升图片教具的利用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片教具;教学策略

图片教具呈现的内容趣味丛生,能够激发小学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教师使用图片教具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具有较强形象思维的特征,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一、图片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浅析

图片教具颜色多样、形式丰富,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现数学知识。图片教具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如教师解读扇形图时,引导学生拼接图片教具能增强学生的“整体一部分”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部分在扇形统计图整體中的意义。与这种教学方式相比,文字讲述更为直观,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理解知识,理解知识的思维链条中删去了多余的部分,思维更为整洁流畅。此外,在信息教育背景下,图片教具的呈现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教师可借助电脑软件重叠、切割图片,这节约了课堂准备环节的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还体现了数学教学与时俱进的风格,一举多得。

二、小学数学中巧用图片教具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以图片识别概念

传统概念教学中,教师倾向于通过文字展现概念的内涵以及不同概念间的关系,但小学生对文字信息并不敏感,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可转变思维,借助图片教具分解数学概念,借助图片关系解释概念关系,降低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如在讲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时,教师可先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厘米的长度,在提及厘米和分米问的关系时,教师可重新组合图片教具。教师先制作展示厘米和分米长度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分米比厘米长,但此时学生还不知道二者的具体关系。教师再将两张图片重合,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厘米与分米的长度关系。

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在此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猜一猜厘米和分米是什么关系?分米大概是厘米的几倍呢?”学生先猜测问题答案,然后进行检验。学生在检验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供多张展示厘米长度的图片,引导学生适当剪切图片,将厘米的剪切画拼接起来,最后与分米的图片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十个厘米能拼接成一个分米,于是得出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关系。在引导学生理解分米和米的关系时,教师同样可结合图片教具进行教学,但教师不必再准备多个展示分米长度的教具,只需将不同学生以厘米为单位组成的分米图片收集起来,然后向学生展示“米”这一单位的图片,引导不同学生将展示分米的教具有序粘贴在呈现“米”这一单位的图片上,探寻二者的换算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找到分米和米的换算关系,还能联想上一环节中得出的厘米和分米的关系,最终找出厘米与米的关系。学生利用图片教具学习厘米、分米、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也呈现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

(二)以图片解析几何

几何教学本身需要借助大量图片向学生解释图形的结构及特点,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提升展示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利用动态图片向学生呈现图形的多个方面。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利用图片开展探究性的教学内容。探究过程以教师的提问展开:“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个长方体十二条棱的长度,我们至少要测几次或者说至少要测几条边?需要一一测量十二条棱吗?”显然,设计该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棱长关系。一些学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会认为要获得长方体棱长的全部信息,必须一一测量所有棱长,教师可通过图片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例如,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三根不同长度的棱,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复制出四张同样包含三根不同棱的图片,再将这四张图片中的棱置于同一平面内。此时,部分学生的几何思维逐渐萌发,教师再通过进一步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家能不能用图片中的这些棱拼成一个长方体呢?”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迅速拼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教师在学生拼接完成后再回到最初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测量长方体棱长的最简方式。学生回忆教师制作几何体的过程——复制粘贴了四张相同的图片,利用四份同样的棱长组合构成了长方体,并在回忆过程中得到启发:既然是复制粘贴了相同的图片,这意味着四份图片中不同棱都是一样的,那么只需知道其中一张图片中的三根棱长即可知道其他图片中的棱长。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只需测量长方体的一组长、宽、高即可知道其他棱的棱长。

学生思考的过程以图片为辅助,从图片中受到启发,进而得出答案。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图片教具的作用,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以图片巩固所学

图片教具能增添复习过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复习环节的效率。教师在设计复习环节时可将图片教具融入其中,增强复习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扇形统计学的相关内容时,可在黑板上展示扇形统计图的不同部分,让学生结合统计图的百分比分析哪些模块可能是同一扇形图中的模块。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扇形图的各个部分加总应当组成“1”,也就是统计整体。教师还可借助图片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图片展示不同物体的数量,取出部分图片,让学生结合原有和现有的物体数量计算扣去的物体数。教师可用手中的图片教具任意组合,以不同题目内容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图片教具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在使用图片教具时应关注插入的时间和利用的具体方式,还要对图片教具做信息化改造,使之符合新时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责编:唐琳娜)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