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趣谈

2019-09-10梁娟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趣味性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语言的趣味性,侧重从形式方面去探究网络语言的价值,进而指出对网络语言的评判要客观公正,对其内容要兼收并蓄。

【关键词】:网络语言 趣味性 兼收并蓄

“555”,“666”,“886”,“9494”,面对这一连串莫名其妙的的数字符号,你有什么反应呢?是和笔者一样懵逼,还是和会和大多数年轻网民一样,眼前一亮?这些“怪文”就是“网络语言”。它们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网络语言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网络空间,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入我们的口语和书面语中,甚至很多中学生把它们用到作文里面,以此来炫“cool”,标新立异。其实,网络语言如此让网民着迷,受网民吹捧,主要是它们太有趣了。它们或或短小精悍,却意味隽永;或是天文数字一堆,却能让人集体明了;它们虽是“老生常谈”,却能独辟蹊径,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语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符号系统,符号的交际功能决定了它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和范围内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含义。可是,“网络语言”完全消解了这种“稳定性”,变的活泼而随意。书面语和口语杂糅,数字、字母交织,倒装、省略、方言、语气词频繁出现,单句多,复句少,短句多,长句少,非主谓句多,完整句少。这种灵活机动的语言形式,虽然有不规范之嫌,但却给严谨甚至死板的书面语形式,注入了一股清流,增添了书面语言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网络语言从其构成方式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字型,其特点是一个或者多个数字组合而成,再运用数字和汉字的谐音,构成某种让人们认可的意思。常见的有“1314”,谐音“一生一世”;“520”,谐音“我爱你”;“88”,“拜拜”,“584”“我发誓”,等等。“1314520”,代表着“一生一世我爱你”,简洁明了,表达方便,虽不能表达出书面语中“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决心,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人对“我爱你”闭口不言的缺憾。

2、字母型。字母型或为某些汉字拼音、英文单词的缩写,常见的有,“LJ”就是“垃圾”,“HE HE”是“呵呵”的缩写,“PF”是“佩服”的缩写;“GF”是“女朋友”,是英文“girl friend”的缩写”;“CU”:是“再见”,是“SEE YOU”的缩写;“bgm”:是英文“back ground music”也就是“背景音乐”的缩写形式;或是字母的谐音,如“ME TOO”,谐音“我吐”,“Two”谐音“兔”。

有时候,数字和字母组合起来,也会带来新的意思,最长见的莫过于“3Q”,是“Thangk You”的意思,而“2B”则是“傻逼”的隐晦表达。

3、特殊的表情符号。表情符号,也就是俗称的“表情包”,是利用图片来表示感情的一种方式[]。表情包形象,传神,共鸣感强,被广泛用在各种聊天软件中,基本上每个网民都会发表情包。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今年《都挺好》大火,以苏大强各种“作妖”表情绘制的表情包,更是被网民“玩儿坏”,“这事儿不能怪我”、“我不吃我不喝我要钱”、“我想喝手磨咖啡”,每个表情都栩栩如生,特别有意思。此外,呆萌可爱的猫咪扭动着身子出现在屏幕上,定会让你忍俊不禁,内心为之融化。

4、汉字型。汉字型的网络语言就更博大精深,趣味无穷。在网络纬度中,“我”不叫“我”,叫“偶”;“人”不叫“人”,叫“淫”;“不要”不叫“不要”,叫“表”;表达不满用“靠”,“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简单中不乏幽默风趣。大致来讲,这类网絡语言主要有谐音类,“斑竹”谐音“版主”,“木有”谐音“没有”,“灰常”谐音“非常”,“果酱”谐音“过奖”;叠音类,“东东”,“帅帅”,“妹妹”,“姐姐”;变音类,“酱紫”(这样子),“表”(不要);方言词类,如“偶”台语方言,“挖”闽南话方言,“女银”是东北方言,“虾米”则源于闽南语;断章取义类,如“我伙呆”,源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人艰不拆 ”取于“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特殊事件型,较为经典的是,“我爸是李刚”,“叶良辰”,“且行且珍惜”,“官宣”等,画面感、代入感都很强。

此外,诸如“陈欧体”、“甄嬛体”、“淘宝体”、“凡客体”、 “仓央体”等网络语言,也受到网民推崇,一时间“亲”、“小主”、“为自己带盐”、“见与不见”、等网络语言,被广泛运用于微博、微信当中,甚至在一些政务微博中,也有了它们的身影。“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110 ,就可以预定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的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以赠获夏季冰饮、编号制服”[]。看到如此清奇有趣的表达方式,你能相信这是来自于上海警方的官方微博吗?

总之,网络语言任意取材,任性改变语法形态,随意变化语言顺序,率性而为,肆意而活,被称为是“年轻人的文字游戏”。年轻人用这种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蔑视权威甚至是表达反抗。可是,网络语言中也经常充斥着低俗、色情、暴力成分,让我们的网络空间浑浊不堪。所以,我们要正视网络语言,既不能盲目崇拜,肆意乱用,也不能谈虎色变,取其精华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对那些消极的内容,坚决予以取缔。

(扬州  梁娟)

【参考文献】:

【1】《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施春宏,《语言文字应用》 2010年8月第3期

【2】《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夏历,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几何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