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学生和谐关系的思考

2019-09-10黄东洋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班主任

【摘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心理和认知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处于不成熟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也随之发生转变,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本文从在小学阶段构建学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展开分析,阐述小学班主任管理在学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在构建学生和谐关系的主要措施。旨在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小学管理 构建学生和谐关系

当今社会的小学生,受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具备基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仍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者,其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1、小学班主任构建学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小学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在管理中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小学中级阶段,该阶段的小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对教师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想法。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构建学生和谐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1】。班主任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发现学生的想法,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和谐关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规避了传统说教形式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进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有利于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长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2、小学班主任管理在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管理制度。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没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此种方式展开的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起到管理效果,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2】。老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开展有效的沟通,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也不利于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2.2教师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小学班主任管理观念,是对小学生构成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基于管理观念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班主任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较大,造成部分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的情绪。进而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3班级管理制度失衡现象

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平衡是保证班级良好发展的前提,对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实际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通过自身教学经验定制管理制度,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心理活动和实际需求展开。进而导致班级学生发展失衡的现象,不利于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

3、小学班主任管理在构建学生和谐关系的主要措施

3.1强化师生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发展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但由于教师的严肃性,导致学生的惧怕心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敢向老师倾诉,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3.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呵护,进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摒弃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缺点,积极学习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应用于小学中年级阶段的管理过程中。注重转变对小学生的评价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对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3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发展

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保障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强化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管理方案,使其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丰富自身管理经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因此,小学班主任应适当下社会发展,专积转变自身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標。

【参考文献】:

【1】 赵颖. 构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新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2):139-140.

【2】 赵慧勇.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学周刊, 2017(17):9-10.

作者简介:黄东洋、(1962-8)、 男、广西宾阳县人、汉族、中专、现任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策略探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