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仓储GMP管理

2019-09-10秦鹏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秦鹏

【摘  要】若要有效落实药企仓储GMP管理措施,一方面应从硬件与职责制度方面确定可行的物品仓储管理机制,加强仓储流程的监管,以便将各类风险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还需做好物品入库与出库的管理,做好物品标签、批号、数量、生产日期与有效期的统筹,严格遵照GMP管理要求执行管理任务。本文基于药品生产企业仓储GMP管理要求展开分析,在明确操作流程同时,期望为后续药企仓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仓储;GMP制度;规范化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产业水准的不断提升,现代药企产品的品类、规格、批次管理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若是在药品与原辅料管理流程中,并未严格按照GMP制度执行,不但极易使药品与原辅料的品质受到影响,使药企经济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在管理流程中也会存有较多漏洞,使药品出现交叉污染、混淆与管理差错,使消费者及医疗单位的健康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故而,如何做好药品仓储管理工作,便需要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一、仓储GMP管理的要求

1.  设备管理要求

仓储设备是控制药品与原辅料安全性的基础,在确定合理选购标准的同时,还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做好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火管理,在仓储管理体系内设置挡鼠板、灭蝇器、密封胶、过滤窗、地架、干燥剂、吸湿器与灭火器等装置,并做好各类装置的定期检查,以免存有功能失效等问题;(2)安装防爆设施,如防爆门窗、防爆灯与防爆墙;(3)为避免原辅料出现风化、腐化等问题,需在仓储空间内安装通风与温、湿度控制装置,如换气扇、避光窗帘、空调机与温、湿度计;(4)基于库区环境做好物料存储空间的划分,其中可包含常温库、温控库、低温库、酸性物料库、碱性物料库、易挥发物料库与普通物料库等。

2.  职责管理要求

首先,企业需基于药品管理与存储要求确立各类规章制度,将原辅料、危险品、药品、包装材料、标签等管理包含在内,同时在存储流程管理方面,还需做好设备操作与维护管理、材料与药品入库验收管理、物品发放管理、定期核查管理与质量事故管理等工作。期间,企业需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与管控要求,并拟定一套完善的究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使仓储管理的严谨程度得以基本保障。

其次,为确保药企仓储管理水准得以持续,药企部门需定期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与法规的培训平台,确保培训内容完善且具备专业性的考核机制,才能使后续仓储管理的效果与水准得以持续保障。期间,考核内容应涵盖仓储分区与色标管理,原辅料与成品管理要求,GMP标准内容,防止污染的措施等。

最后,为避免出现药品混淆等风险,药企仓库管理工作中,需针对物品的货卡进行集成化管理。期间,需基于GMP管理要求,对库存物品的标识进行定期审核,明确规格、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检验数据等资料内容,做到账目、货卡与物品信息一致。而若是出现不合格品等问题,则需要在验收与复核阶段将此类药品退回,并及时与药企、厂家进行联系,以免双方经济财产遭到损害。过程中,被认定为不合格的药品,应单独存放至不合格区,并用红色标志划分,待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才能进行转交处理。

二、仓储GMP管理的操作规程

1.  原、辅料入库管理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原辅料的供货商必须经过质量管理部门的确认;物料必须具备生产商的质量检测报告,其外包装上应该标有生产商的标签,并注明规定的信息,如品名、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每种规格的原辅料都应有1个进厂编号,以便于对原辅料进行分类。进入库区的原辅料需要逐件进行检查,以保证每包原辅料都不出现差错。对于物料的外包装,必要时要进行清洁,同时每次接收的货物都应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厂家物料的信息及公司对购买物料的要求等,确认物料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入相应库区。在原辅料的验收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需全程进行监督,确认其符合验收标准,才能签字确认。对于固体原料,应摆放在塑料垫仓板上,以保证通风和防潮。此外,所有摆放在库区的原料都必须遵守物料间距的相关规定,且要求摆放整齐。另外,按照文件规定,需对物料进行黄色标识,便于质量检验部门对该批原辅料进行检验。

2.  原、辅料的检验

原辅料进入相应的库区后,应该按品名、批号、相应数量填写请验单,同种物料而批号不同时,应分开请验。对于固体原料,可以在单独的取样间进行取样,而液体原料则可以在库区现场进行取样,并且取样操作由质量检验部门人员完成,仓储库管员辅助其进行取样。同时,原料取样必须做好取样记录,记录取样的物料品名、批号、数量、厂家等信息。

3.  原、辅料的分配

经质量检验部门人员取样化验,若化验合格,则可出具合格报告,同时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在其确认无误后,签署原辅料放行单;若化验不合格,则将不合格原辅料移入不合格库,并进行红色标示,同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化验结果对该批物料进行处理。仓储库管员接到原辅料放行单后,对该批原辅料进行绿色标识,并安排发放。车间根据生产批指令,开具原辅料需料单,仓储库管员接到签字的原辅料需料单后,按照原辅料需料单的品名、数量进行发放,并将该批原料的进厂编号填写在需料单上;若物料数量不足,实发数量需按现有物料数量填写,对于差额数量,需通知车间重新开具一张原辅料需料单,而该需料单应填写下一个批次原料的进厂编号。此外,所有的原辅料都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且在物料发放后,及时填写现场货位卡和原辅材料明细账单,同时每月需对物料出入库数量进行统计和对现场原辅料进行盘点,并上报相关部门。

4.  药品入库管理

对于成品的入库,车间需根据成品的理化报告或合格证办理入库手续,而仓库库管员需按照规定对入库的成品进行目检。目检合格后,将成品放入相应的库区,除需放在冷藏柜中的成品外,其他成品都应放在塑料垫仓板上,并及时登记现场货位卡和成品明细账。在没有收到质量管理部门签署的放行单之前,所有成品都是待验储存,不得进行销售。

5.  药品出库管理

根据相关单位的提货单名目,经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出库的成品进行核对,并在确认信息无误后进行发货。同时,及时登记货位卡和成品出入库明细账,每月对成品进行盘点,做好成品出入库数量登记。

三、结语

仓储GMP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既能够为药品与原辅料的存储提供更完善的管控平台,使仓储流程的管理工作更标准化、规范化与合理化,同时凭借集成化入库、日常审查与出库资料管理工作,更能够增强药品与原辅料存储效果的可控性。故而,在论述药品生产企业仓储GMP管理期间,必须明确仓储GMP管理工作的要求与原则,并确定适宜的管理流程与监管方案,确保基础管理設施完善,才能使药品与原辅料仓储管理效果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红.浅谈医疗机构药品库房的去库存化管理[J].健康之路,2018(3).

[2]张循格.精益理念优化药品库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

[3]薛振家.药品库存会计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2019(17).

[4]孙学刚.GMP体系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实施[J].神州,2017(18):277-277.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
关于印章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