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幼儿园管理,提升教师职业情感

2019-09-10葛露霞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园长教职工幸福感

葛露霞

职业情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职业幸福感是当好幼儿教师的“维生素”,职业成就感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动机”,而职业获得感则是托起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力量。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相比,管理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感受影响最大。园长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应把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作为幼儿园内涵建设的突破口,改进幼儿园的管理,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

一、营造幸福氛围,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是幼教事业的耕耘者,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主力。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和帮助他们,不仅是园长的职责,也是实现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园长一定要摸清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探索提升教师幸福感的路径,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

(一)成立“心情驿站”,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结合我园教师队伍的现状,我园成立了“心情驿站”。教师心情不好时、工作碰到困难时、与同事有矛盾时,都可以到“心情驿站”来倾诉,寻求解决办法。我甘愿当教师的倾诉对象,站在领导与朋友的角度给教师出主意,协调各种关系。有时我也会结合教师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主动邀请教师到“心情驿站”来做客,体现园长对教师的关心和帮助。

除了给教师减压外,我尽最大可能地去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并接纳他们的缺点。我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让教师开心、满意地工作。

我还要求中层以上的管理者也这样做,这样一来,园内人与人之间多了一分信任、多了一分赞许,教师就能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也就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比如,为了促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我园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性格、经验及工作需要,在进行岗位设置时采取“全盘考虑、统一安排、合理调整”的办法,给教师发展的最佳位置, 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力。

(二)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安排工作量

园长不要让工作量超出教师的能力和范围,要提倡劳逸结合,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更不能占用教师的业余时间。我提倡开会、教研等都尽量不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工作尽量利用备课时间做完。我实施了机动假制度,教师有重大事时可以利用自己积累下的加班时间来换得相应假期。只有当教师感受到管理者是在切实为其幸福着想时,才会通过积极主动地努力工作予以回报。

(三)开展娱乐性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我园工会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娱乐性的活动,如教职工运动会、教职工登山比赛、教职工旗袍秀、教职工双抠比赛、教职工迎中秋烧烤晚会、教职工迎新诗歌朗诵会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并从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和荣誉感。

(四)采取多种措施,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园采取多种措施,为教师搭建相关平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青年教师渴望被发现、被认可、被赞扬,我园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中年教师大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但他们的业务发展往往处在瓶颈期,想突破自己又有点难度。我园就适时地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接受一些新鲜的教研、教改气息,让他们逐渐成为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老年教师为教育事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我园在管理和教学方面都主动听取他们的建议,鼓励他们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强化目标管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结合教师对职业价值及职业成就感的需求,园长必须强化目标管理。因为目标是园长办园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幼儿园实施教育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动幼儿发展等的重要依据。幼儿园只有目标管理到位,才能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而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为了让目标管理落地,以幼儿园的规划管理为例,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规划立项

我运用企业管理的理念,将规划中的目标进行立项,对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人,尽可能地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通过规划立项,我园建立了“幼儿园环境策划组”“特色教师工作室”“资料库建立组”“教研合作体”“园本课程开发组”“骨干教师培养组”等项目,几乎人人都能参与项目的实施,做到人人都是规划制定的参与者或规划落实的实施者。

(二)规划落实

规划要落实,必须靠管理。我园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实施小组、监控小组,先后推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保证项目落地。

(三)规划调整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我园建立了规划修订小组,依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幼儿园发展状况,梳理现有规划目标与措施,提出需调整与修订的问题,进一步充实与完善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在整个立项、实施、调整过程中,幼儿园发展的目标不再是园长个人的事,而是与每名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被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被关注的需要……在这样的“被需要”中,教师的工作就具有了极高的成就感,他们就会用心去营造职业的幸福。

三、运用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职业获得感

我园加强激励机制的运用,为每个教师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一)激励目标化

幼儿园应运用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教师的价值感、成就感,激励教师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奋斗。我园为教师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为教师实现工作目标提供相关机会,并建立相应的反馈与评价制度,让教师获得应有的回报与激励。

(二)激励多元化

1.执行“每周一星”“温馨一刻”制度。值周教师在一周的时间里挖掘、寻找教师工作的亮点,以“每周一星”的形式向全园公示,号召大家学先进和典型;教研组、后勤组、管理组等捕捉教师工作中的温馨场面,以“温馨一刻”的形式向全园展示。此外每周利用开会或教研时间让大家说说同伴身上的闪光点。上述这些形式能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2.做好教师评比工作。我园利用每学期的教职工评价制度,开展学期优秀教师、新秀教师、优秀保育员、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并和物质奖励、市区级的先进评选相挂钩,从不同角度激励教师不断进步,让其体验职业获得感和成就感。

3.设立“人和园美”专栏。我园设立了“人和园美”专栏,每月一个核心主題词用于激励教师,并展示园内优美的环境。该专栏能让教师感到幼儿园就像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三)激励全面化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幼儿园在管理中除了保障教职工基本生活、工作条件之外,还要重视满足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幼儿园一方面要及时捕捉和发现教师点滴的成功,让教师在精神上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把覆盖面拓宽,各有侧重地表扬、奖励教师和后勤人员,使每名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工都能及时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激励和满足,从而强化教职工的工作动机,调动教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我园创造性地开展了“师德演播室”活动,目的是让身边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得到展现,让良好的师德行为成为教师共同的道德行为典范,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猜你喜欢

园长教职工幸福感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园长变马车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园长考试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