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的研究

2019-09-10王菲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

王菲

摘要:当前,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其中在人身安全方面,女大学生是其中比较容易受到侵害的,女大学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发展阶段,思想不够成熟,自我防范意识差。大学生活是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女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各大高校以及各级教育部门也需要把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位置。

关键词: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高校安全教育

一、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办校规模和招生人数扩大,高校及其周边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不安全因素增多。调查显示,近两年来,从2016年4月,北京798和颐酒店劫持事件,到2017年12月,广外女生跑步被割喉捅杀事件,再到2018年5月5日,滴滴空姐被杀事件等年轻女性安全案例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意识只是处于意识层面,普遍存在缺乏应用实践能力。在此情况下,从教育、制度、组织方面进一步落实女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女大學生人身受到损害的机率就显得尤为迫切。

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项目的研究基于大学生自我保护安全的视角,有助于各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执行,促进各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杭州各高校女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展开一系列调查。探究其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并从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模拟采访等方法进行调研。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既要系统地为学生讲授安全知识和技能,又要开展参与体验式教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女生安全教育活动。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向各高校就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意识的教育课堂,给出可行的建议。通过各高校校园安全课堂建设进而提升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降低其受侵害可能性,形成加强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安全教育,特别是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常抓不解的重点工作之一。尽管如此,各类安全事故却频发。这些案例都折射出高校女大学生人身安全意识薄弱的现状,也表明提高女大学生人身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一)女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女大学生人群心理特征女大学生情感较为细腻深刻,富有同情心,在这个阶段,她们“三观”已逐渐形成,人格个性化,但仍易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此外,她们的依赖心理比男性更重,在决策与判断时缺乏全面的自我把握、清醒的自我选择和积极主动的自我塑造。作为知识分子人群,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她们的心理状况与观念也跟网络多元化息息相关。

(二)高校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

社会发展下的高校环境变化不同于封闭、统一化的初等教育环境,高等教育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商品经济进入校园,加上高校后勤社会化,员工大量来自社会,使校园人员构成复杂,流动加快,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境不稳定成为影响高校环境安全的因素之一。 此外,高校正面临思想文化的多元和观念冲突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对观念良莠不齐的文娱环境及负面信息带来的一些影响,许多女大学生可能因此 产生从众心理,在明辨是非与自我道德约束上显得脆弱,容易走向虚荣、势利的极端。毫无疑问,加大校园安全整治力度、倡导良好的校园风气与传播社会正能量是高校环境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不受重视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全国高校至今尚未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计划纳入教育计划中,没有一门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安全教育的工作仍停滞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计划性、有目标、规范化的层次。部分高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绝大多数高校以讲座、教育文刊专栏等传统形式来响应开展安全教育的号召,没有专门开设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课程,也无从将安全教育实践化、生动化。总的来看,程度较浅的教育收效甚微,通过采访校内的一些学生得到的反映来看,多数人支持安全教育工作,却不满现在的安全教育形式。

三、完善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的针对性建议

本次调查通过对杭州各高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理清女大学生人身安全意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将人身安全课堂引入各高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网络课堂教学

安全教育平台的运营模式与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相似,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在读大学生。在平台建设初期,可以邀请武术老师、安全教育专家等人士入驻,并在平台上发布一些安全教育相关的课程;在平台进行推广并积累一定用户之后,预计用户能够通过该平台自主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并提升自卫能力;同时将平台投放到各高校,为安全教育课堂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构建社区合作式教学

各大学可以寻求各种社会力量,合作开展社区合作式安全教学项目。由院校邀请安全防范技能与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开展系列讲座,强化学生们的安全意识;而各社区可以提供安全教学的实战环境,为大学生的经验积累与技能提升提供丰富的机会。

(三)开展情境模拟教学

情境教学强调在课堂上创造类似真实场景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的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并由此展开学习。在积累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必备技能之后,教师可设置突发安全事件,引导学生扮演这些虚拟场景中的角色,在一次次的模拟中锻炼学生的应激反应和实践能力。

四、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建设的社会效益分析

人身安全是我国政府和民众持续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项目从当下十分火热的安全课堂建设入手,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课堂建设的调查以及多方文献资料的研究得出结论,相信对于今后安全教育的普及、安全课堂的建设等能够提供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为高校建设安全课堂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次研究在对大学安全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安全课堂建设可行性的调查,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的访谈调查了解安全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当代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公民关于安全防范意识的普及。在一系列与“滴滴”打车相关的事件后,有关人身安全问题的热度只增不减,很多公民在讨伐、批判罪犯时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普及迫在眉睫。本次研究对当代女大学生及社会相关人士进行大量访谈,期间可对公民普及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公民对该问题的认识程度,提升国民的认知力。

(3)推动安全教育进一步发展。本项目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安全课堂建设问题的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高公民对于安全教育和安全课堂的认识,推动了安全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4)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安全课堂的建设以及安全教育的普及不仅仅使在校学生受益,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更对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地区的治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安全课堂的进一步建设、安全教育的早日全面普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勇海. 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不宜“高冷”[N]. 人民公安报,2017-04-20(003).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
新时期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