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与服务集成商能力的提升

2019-09-10庞燕

中国流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摘要:我国作为跨境电商的后起之秀,引领并见证了跨境电商为全球贸易发展带来的新活力。互联网时代的跨境贸易不仅仅是商品买卖,从供应、仓储、物流、通关到消费者,其环节繁杂且涉及诸多参与主体,是新型的服务贸易。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品质化发展,配套服务企业在集成商的组织和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以专业化分工与优势互补、协同整合与服务创新等为特征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参与主体包括服务客户、服务提供商和服务集成商,其中服务集成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根据服务集成商类型的不同,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可以分为以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和以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企业为核心的三种集成与运营模式。核心企业可通过助力企业品牌塑造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配合功能性服务创新、全渠道管理和构建共享商业生态圈等策略,提升自身服务整合与创新能力,进而保证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服务集成;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9)09-0064-09

一、引言

近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渐显,几年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已然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之上。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交易规模(包括零售和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 1 ]。随着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数字化跨境贸易已成为撬动国际贸易格局的新生力量。据估计,到2020年,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形式。如今我国的跨境电商已率先出发,搭建起一条“网上丝绸之路”,线上带动各国消费者和企业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普惠贸易。

纵观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其商业模式经历了多次创新,从最早的信息化营销平台到信息整合B2C交易平台,再到B2B供应链整合与综合服务平台,模式虽然多变,但核心都是让消费者享用全球的优质商品。随着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逐渐意识到独自撑起整个跨境电商供应链已不太可能,越来越多的跨境零售商将物流、IT、客服、海外营销、报关报检等环节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并在核心服务企业的协调下,构建高度分工合作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罗小渠[ 2 ]认为,在这个时代,新的商业竞争考验的不再是企业单打独斗的能力,而是“打群架”的组织能力。新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快速涌现,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继续覆盖所有领域并自行维护最先进的商业模式。因此,跨境电商未来发展格局必将是集约和整合。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的培育,推动建立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拓展质量管理、追溯、金融、设计服务等功能,提供采购、物流、分销、融资、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因此,构建以服務集成商为核心的多方参与、跨行业地域、高效协作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既适应当今发展趋势,也是企业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服务集成商对跨境电商全流程的掌控能力也成为服务供应链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服务集成类企业提升整合与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以期帮助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发展业态。同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相关理论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供应链的探索始于2000年,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供应链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服务供应链作为服务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开始受到关注,但发展至今学术界还未对其形成统一的定义。

最初,国外有学者认为服务供应链仅仅是利用产品供应链的思想来管理与服务相关的实体产品[ 3 ]。而沃尔特(Waart)等[ 4 ]则将服务供应链视为传统供应链中与服务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即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涉及的服务计划、资源分配、配送回收、修复分解等活动。埃尔拉姆(Ellram)等[ 5 ]认为,服务供应链管理是从服务提供商到最终客户的服务交付过程中对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服务过程和服务绩效等进行的集成化管理。该定义不仅反映了服务供应链面向顾客需求、集成化的特征,还描述了供应链中涉及的服务主体和管理要素等,是目前为止人们认可度最高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服务供应链的定义也普遍与此类似。金立印[ 6 ]认为,服务供应链的本质是整合服务资源、共同创造顾客价值。于亢亢[ 7 ]和宋华等[ 8 ]也将服务供应链定义为面向服务的集成供应链。

(二)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

埃尔拉姆[ 5 ]不仅定义了服务供应链,还开启了服务供应链模型化研究的先河。后来,由巴塔西奥卢(Baltacioglu)[ 9 ]构建的IUE-SSCM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埃尔拉姆模型。

国内学者在服务供应链模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提出服务供应链概念模型[ 7 ]、基于信息中心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 10 ]和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等[ 11 ]。随着服务供应链在特定行业领域的应用,学者们构建的大多数模型都集中在某一具体行业及其测量维度,如对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的研究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闫秀霞等[ 12 ]首次提出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并根据供应链运营评估其绩效。刘伟华及其研究团队[ 13-15 ]致力于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探索,他们构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协调模型和任务分配模型,研究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利润分配和综合绩效评价等问题。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供应链在诸如旅游、医疗和金融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但研究视角因不同研究的内容而有所差异。

(三)服务供应链整合协同

与传统的制造业供应链相比,服务供应链更强调异质知识集成与协同服务创新,其核心资源由有形物质资本向无形知识资本转变[ 16 ]。在服务型市场和服务供应链中,企业不仅要关注资源的使用,还要关注资源的整合。因此,服务供应链整合成为服务供应链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宋远方等[ 17 ]探讨了供应商协同价值创造对服务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影响。刘征驰等[ 18 ]认为,在专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创新知识化的服务供应链内,知识协作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合作模式。高志军等[ 19 ]则从基础、运作、管理和战略四个层面构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的综合结构模型。

(四)服务集成商

服务集成商通常被认为是服务供应链上负责各种服务要素管理和整体协调的核心企业。宋华等[ 8 ]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影响服务供应链服务集成商竞争优势的因素。肖霄[ 20 ]分析了服务供应链的特点,并通过服务供应链上游及中游成员间的合作关系,探究了服务供应商整合问题。宋娟娟等[ 21 ]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各类子网络通过网络能力促进物流服务集成商绩效成长的作用机制。王志宏等[ 22 ]重点研究了基于商业信用和收入共享组合式合同的集成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间的协调问题。石岿然等[ 23 ]研究了服务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模式对合作参与方利润的影响。霍春辉等[ 24 ]最先分析了供应链服务集成这种商业模式兴起的背景,并对其模型和角色进行了阐述。为解决系统运行中服务能力建设过度或不足的问题,付秋芳等[ 25 ]构建了服务集成商作为服务供应链总体规划、控制和协调中心的上层计划者,各服务供应商作为下层计划执行者的服务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

(五)研究评述

从现有文献不难看出,只有少数文献涉及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或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尚没有学者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进行深入讨论。只有秦星红等[ 26 ]考虑在线服务水平和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况,研究了网购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协调问题;另有学者针对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黄金时代,随着“新消费”浪潮的到来,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理论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服务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定义、特征和集成运作模式,并从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其服务集成能力建设和提升的途径。

三、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概念界定

(一)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界定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虽未有统一定论,且不同服务行业的特性又有所区别[ 27 ],但其本质都是企业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资源获取与整合,利用各节点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共同赢得竞争优势。

传统意义上的跨境电商服务,主要指广义物流和支付,而基于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还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务商存在[ 28 ],涉及平台入驻、店铺设计与代运营、金融、售后服务等。而综合供应链服务则是指从货源平台到广义物流再到系统和金融的全供应链服务。本文基于以上阐述,提出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概念:围绕跨境服务集成商存在着各类直接或间接服务提供商(如跨境电商平台、IT服务商、跨境支付服务商、进出口报关服务机构、物流仓储配送商、法律以及知识产权机构等)和大量的客户(供货商、分销商、零售商或个人),服务集成商首先获取和整合各方服务资源,并在明确客户需求基础上进行匹配和服务创新,从而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跨境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与价值流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

(二)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特征

服务供应链较传统供应链虽然层级少,但参与主体多且差异大,跨境电商本身又具有跨地域、受众广等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呈现出如下特征(参见图1)。

1.专业化分工与资源互补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参与主体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中小卖家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大而全”的商业理念对数量庞大的中小卖家并不适用,众多“小而美”的企业将构成未来商业发展的根基。此时企业更倾向于外包所有辅助业务环节以专注于核心领域,这种极致化分工使投入具有极强的“专用性”。二是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回归到其本质上来,即从大规模到聚焦消费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供应链合作伙伴需要在资源、技术或市场等方面相互弥补,满足彼此独特的服务需求,这种业务上的密切相关使得分工协作显现出强烈的“互补性”。

2.以服务集成商为核心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开展业务合作,互为战略伙伴,进而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此时,跨境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集成商就承担着跨组织边界整合服务资源、服务外包、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功能,是整个服务供应链的核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服务集成商的核心地位体现在: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管控,与相关行业的服务承包商基于互联网共同组建商业联盟,将原本跨境电商中分隔的采购、营销、支付、物流、售后等环节紧密相连,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外贸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企业价值的提升。

3.协同整合

协同,简单来说就是协作、同步。人类不断创造着社会化的合作机制,从最早的語言、文化,到法律,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实际上就是以更高的效率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入有效的合作。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形成了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所需信息、产品、技术、资金以及其他多种要素的服务链,服务集成商是服务链的业务协调者,更是整合者[ 29 ]。不同领域的企业通过互动形成协同网络,创造协同效应,共同成长,不断扩张,跨境电商服务实现了由断到链、由链到新生态的演变。

4.服务创新

跨境电商服务的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是物流及供应链模式创新。如采购主导型(从采购到仓储配送全部交供应链主导企业完成)、外贸综合服务主导型(通关保税、退税、金融服务全部交供应链主导企业完成)等。二是金融支付体系创新。如第三方支付提供综合定制化支付解决方案,助力消费金融的发展和有效释放等。三是海外营销推广方式创新。企业深入分析目标市场本土买家的搜索习惯和消费行为,需要更专业化、本土化的海外营销团队。四是信息技术创新,通过人才引进与智能化技术投入,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服务系统,为客户群创造更好的跨境供应链服务环境和品质[30]。

四、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集成与运作模式

(一)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参与主体

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中的主体包括服务客户、服务提供商与服务集成商三类。

1.服务客户

对跨境电商相关配套服务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都是服务的对象。从事跨境进出口业务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与之相关的服务企业都可以成为服务客户,有的服务供应链甚至拓展延伸到终端消费者。他们借助服务集成商搭建的跨境综合服务平台进行需求发布和服务获取。同时,服务客户不仅仅是服务产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还是产业集群内服务市场发展的促进者,并有可能成为服务的供应商或集成商,以进一步实现角色转换[ 31 ]。客户的群体差异、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对服务满意度的反馈都会影响服务供应链的运作与发展。

2.服务提供商

该类主体是指为客户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也称服务商。跨境互联网贸易相关服务主要包括平台运营、金融、信息技术、物流和网络支付服务等。服务提供商是各种资源的直接所有者或控制者,他们通过服务集成企业获取服务需求信息,并最终为服务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服务提供商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同时,服务提供商自身要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服务集成商

服务集成商连接了原本分隔的供需两端,是整个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服务集成商有可能是大型的零售商或服务商,也可能是综合型的企业,近年各电商平台都加大力度扩展产业链,多数综合型跨境进出口平台都具备集成服务的能力。通过构建跨境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可将服务商与客户全部集中于平台之上,进行统一管理。服务集成商首先获取、组织、共享服务提供商的各项资源,然后基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进行精准匹配、整合创新,形成体现自身经验和思维成果的一站式跨境服务解决方案。这个角色的出现颠覆了原本繁杂的市场交易流程,是新经济时代追求效率效益最大化的产物。

(二)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管理要素

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管理环节多、跨度大,服务集成商要及时获取并掌控上游资源,保障各环节服务质量,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需求与客户关系管理等。

1.资源与供应商管理

整合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提供商,平衡各类资源与多种需求间的关系,以尽可能低的综合交易成本满足客户较高的复合要求,是服务集成商进行资源与供应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有组织地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协同合作,对稳定和发展供应商关系至关重要。服务集成商应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导作用,牵头建立服务供应链联盟,确定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

2.多元化需求管理

碎片化、小单化、移动化已经成为现阶段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词。在我国,除了电商和传统外贸企业,众多互联网、零售和物流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各种规模的企业纷纷借力互联网迈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门槛。客户企业的特征决定了需求的多元化。例如,大型品牌商自身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以独立完成许多类似于采购供应、仓储配送等工作,所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技术支持或平台型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型企业受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更倾向于接受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风险管理

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整合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以实物产品为依托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经济形势不稳定和需求变化等风险。而且,若对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则会流失大量的消费者;还有信贷风险,一旦国家采取收缩信贷的政策,将会影响依赖资金流动的服务提供商或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再如企业信用风险,疏忽对客户企业或伙伴企业的信用评价,可能会给资金链造成巨大打击。为保证服务供应链的稳定,核心企业及成员企业自身都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预测、评估和控制能力,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4.服务质量管理

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内容有所差异。管理目标从提高产品合格率、改进组织业绩等转变为着力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该项要素的管理内容涵盖了商品质量监控、服务能力提升和企业信用评价等方面。首先,联合质监部门加高加固商品质量门槛,打造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平台。其次,加强全服务链条管控力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从售前咨询、售中支付到售后保障的线上购物体验,构建覆盖面广泛、高效便捷的全球化物流网络。最后,建立企业关系管理系统,对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施不同信用等级区分管理,注重对相关成员企业的沟通与培训,引导其逐步提升自身实力。

5.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管理

服务集成商为客户提供跨境电商服务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从方案设计到方案实施、全程监控和運营调整等均离不开有效的网络信息系统。因此,建立涵盖供应链各个环节且实时更新的智能化综合型服务信息系统是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基础。该系统应包括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客户网络数据库、金融服务数据库、商品质量追溯、信用和风险评估等子系统,通过不断更新与适时维护提升服务供应链的响应能力与信息服务能力。

(三)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概念模型

基于以上阐述,本文提出了一种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概念模型(参见图2)。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是对服务产品的整合,该模型包含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和服务客户三类参与主体。以服务集成商为核心,集成平台运营商、物流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等服务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包括资源与供应商管理、多元化需求管理、风险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在内的业务活动,为客户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和服务流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内的价值增值与服务创新。

(四)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主要运营模式

提供集成服务的企业来自于不同领域,围绕该企业形成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也有些许差别。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主要的运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以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为服务集成商的供应链(参见图3)。卖家和消费者通过平台提供的产品信息、订货、结算、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实现跨境网络交易。此时的跨境电商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新型的集成中间商[ 29 ]。国内知名的成立时间较早的综合型跨境电商平台型企业是“洋码头”,其凭借着独特的买手代购模式和成熟的物流体系布局,已经占据了市场销售份额的头部地位。

第二种是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或传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涉足跨境电商领域,凭借自身的供应链资源整合、专业化人才等优势为企业提供进出口代理、通关、退税、物流、金融和保险等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参见图4)。如隶属卓志供应链的卓志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公司,创新“互联网+外贸”的服务模式,在“共享全球货源,共用全网渠道”理念支持下,通过整合跨境资源,为从事跨境电商的各类企业提供包括“第e仓、保税网购、BC直购、卓志速运、海外仓、国际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多项专属跨境服务。

第三种类型是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参见图5)。是具备开展跨境电子贸易条件的地区,政府为发展当地跨境电商,促进外贸经济发展和通关阳光化,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产业园或保税区而建设的专门支撑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业务运作的线上信息平台和线下包含关、检、税、汇、产品质量追溯及物流等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保证平台的持续运营,这种模式一般是在政府扶持下,由政府与企业联合或企业单独建设与运营。如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探索并成功开展了多方协同式的“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协同”服务模式,成功解决了深圳地区跨境电商出口中的诸多“痛点”问题。还有湖南嘉德跨境贸易综合服务运营平台,借助长沙市金霞保税区的优势,以“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将线上“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跨境综合园区”平台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融资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外贸产业转型、转移和集聚。

五、跨境电商服务集成商能力提升对策

服务供应链的出现意味着企业逐渐把大量辅助业务外包给服务集成商,对服务集成商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这种依赖关系使得核心企业的服务集成与创新能力成为整个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关键。对于跨境服务集成商而言,能够提供精准、定制化的综合服务是当前面临的巨大考验。本文结合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现状,为服务集成商提升自身能力、促进跨境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助力企业品牌塑造

随着跨境电商的逐渐成熟以及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品牌口碑越来越成为用户进行网购产品筛选的首要标识。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正品保障是大部分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跨境服务集成商必须建立严格的进口产品质量监督机制,为终端消费者保驾护航。在出口方面,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更容易创建自己的品牌。虽然如今我国的3C类、服装和玩具等产品占据了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却充斥着仿制、劣质产品。跨境电商“3.0时代”是塑造品牌的最佳时期,非洲、中东等蓝海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制造”处在亟待转型的边缘。跨境服务集成商要引导出口企业抓住跨境创牌的契机,改变传统贴牌模式,在扩大出口交易额的同时构建独特的竞争壁垒,从后端走向前台,共同打造“价廉物美”的中国品牌来吸引更多顾客。

(二)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本质就是把工业时代的供应链重构成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协作,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分工合作的关系。这些技术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精准营销,云计算的全球布点支撑进出口企业数字化运营,人工智能提高了服务效率,區块链技术保障交易互信等。在产品溯源防伪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全链路信息,将商品采购、物流、营销等全过程透明化,从而跨越了横亘在品牌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鸿沟;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资本运营不足的困难,可构建人工智能分析平台,通过平台上的历史交易数据与业务信息准确预测企业客户未来的现金流。

(三)功能性服务创新

“功能性服务”是指那些能针对用户需求、解决用户实际困难并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服务项目[ 29 ]。跨境电商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细节的不完善,如语言障碍、金融支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进出口企业直面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和卖家,语言作为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贯穿于跨境电商的方方面面。交易平台需要多语言界面,物流配送要用多种语言填写各类海关报文,电子支付服务需要多币种汇率转换和多语言的支付程序操作说明等,应构建完善的多语言服务平台,共同破解语言翻译的难题;在金融支付方面,应打造一系列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如定制个性化跨境收款链接,帮助商户便捷收款,同时支持PC端和移动设备,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全球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本土化提出了需求,出口企业应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了解,使前端的产品设计、规格以及性能等方面迎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四)强化全渠道管理

随着一系列新的渠道进入跨境电商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无边界场景出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新零售”带来“人货场”的变革,使传统意义上的“场”已被“全网全渠道全场景”代替。中国品牌出海可以从线上着手,但是全渠道才是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创建海外线下“触角”获得一手终端用户的需求,再将线上的产品信息与线下的用户体验结合,提高信息展示量、与用户互动频率,继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安克创新近几年不断深耕线上渠道做零售,同时也开拓了新的运营渠道——线下门店,如今已成为唯一同时入驻全球最大零售连锁商沃尔玛4 000多家门店、全球最大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Best Buy900多家门店的中国数码配件品牌。应强化跨境电商全渠道的铺设与管理,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提高品牌活跃度和用户信心,进而拉近海外商品与用户的距离。

(五)构建开放共享生态圈

新贸易时代以技术驱动、服务整合、融合无界为显著特征,过去分散、孤立的生态结构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形态而重新构建。多方数据显示,我国从事跨境贸易的诸多中小企业都通过自主抱团的形式共同发展,说明他们需要依托组织群体,协作完成互联网领域的具体目标。在开放共享的服务供应链模式下,核心企业通过商品和顾客之间基于场景的精准匹配,提供包含货源品牌直供、物流全球直达、技术模块组合等在内的跨境供应链完整解决方案,实质上就是联合各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实现货源共享、渠道共享、资金共享和技术共享,即建立跨境服务共享生态圈。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是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实力的较量,跨境电商业务的生态协同是占领国际贸易市场最强有力的武器。

六、结语

作为外贸发展新业态,跨境电商已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海外仓储、全球采买能力等基础设施搭建及运营模式的考验外,未来最重要的是应具有前瞻性观念,基于跨境消费群体实时变化的消费特征与消费理念对流行趋势准确预判。我国跨境电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不断发展探索中,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市场生态体系。今后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是在政策红利下,借力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构建适应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的跨境服务集成供应链,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不断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硕士生卢美琪对本文的写作有很大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 OL].(2018- 02- 06)[2019- 05017].http://www.iimedia.cn/ 60608.html.

[2]罗小渠.“打群架”时代[J].创业家,2015(1):6-9.

[3]COOK J S,BREE K D,FEROLETO A. From raw materials to customer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 dustry[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01(4):14-21.

[4]WAART D D,KEMPER S.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4(1):28-41.

[5]ELLRAM L M,TATE W L,BILLINGTON C. Understand? 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4(3):17-32.

[6]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2):100-106.

[7]于亢亢.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与构建[J].江苏商论,2007(21):156-158.

[8]宋华,陈金亮.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1):296-300.

[9]BALTACIOGLU. A new framework for service supply chain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7(27):105-124.

[10]王振锋,王旭,卓翔芝,等.基于信息中心的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8):169-171.

[11]單汨源,吴宇婷,任斌.一种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10-16.

[12]闫秀霞,孙林岩,王侃昌.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1):969-974.

[13]刘伟华,周丽珍,刘春玲,等.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J].工业工程,2011(4):52-57.

[14]刘伟华.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确定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5):811-816.

[15]刘伟华,曲思源,钟石泉.随机环境下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2):381-388.

[16]刘征驰,石庆书,张晓换.知识协作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关系治理——一个分而治之的组合激励机制[J].软科学,2015(1):110-114.

[17]宋远方,宋华.协同价值创造能力对服务供应链关系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5):91-102.

[18]刘征驰,石庆书,张晓换.不同决策模式下服务供应链知识协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4):124-128.

[19]高志军,朱卫平,陈圣迪.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7(10):46-54.

[20]肖霄.服务集成商权力及服务供应商关系承诺对服务供应链整合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1]宋娟娟,刘伟,高志军.物流服务供应链网络对物流服务集成商成长的作用机制——以网络能力为中介[J].中国流通经济,2016(9):49-59.

[22]王志宏,邵奇明,袁袁.商业信用和收入共享组合合同下集成服务提供商与其客户间的协调[J].管理工程学报,2015(1):143-148.

[23]石岿然,浦珏,孫玉玲.平台介入的多物流服务提供商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4):78-85.

[24]霍春辉,刘力钢,张兴瑞.供应链服务集成商业模式解析[J].经济问题,2009(7):52-55.

[25]付秋芳,林琛威.我国金融证券服务供应链体系结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11):45-49.

[26]秦星红,苏强,李贵萍.考虑双边服务水平的网购服务供应链协调契约[J].运筹与管理,2016(1):15-24.

[27]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C]//第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1-12.

[28]王丽.融合服务外包:跨境电商整合供应链新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8(3):151-154.

[29]吕雪晴,周梅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路径[J].经济纵横,2016(3):81-84.

[30]何继新.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创新:属性特征、关系模型及前提条件[J].中国流通经济,2017(3):52-61.

[31]胡伟,刘宇.基于服务供应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67-71.

Research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Service Supply Chain and Capability Improvement of Service Integrators

PANG Ya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Abstract:As a rising star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China has led and witnessed its new vit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trade. From supply,warehousing,logistics,customs clearance to consumers,cross-border trade in the Internet era is not only the sale of goods,but also involves many participants and complicated links,and is a new type of service trade. With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the supporting service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formed a cross- border e- commerce service supply chain characterized by specialization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synergetic integr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under the organization and guidance of integrators. The main participants of service supply chain include customers,service providers,and service integrators;and among them,service integrators are the core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service integrators,cross-border e-commerce service supply chain can be divided as such three types,namely the one taking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as the core,the one taking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s the core,and the one taking the cross-border trade integrated service enterprise as the core. At the same time,service integrators can enhance their capabilities of integrating and innovating service through branding and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technology,functional service innovation,omni-channel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 shared business ecosystem to ensure orderl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service supply chain.

Key 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service supply chain;service integration;ecosphere

收稿日期:2019-07-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生态补偿激励相容性与机制研究”(15BGL083);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湖南省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物流优化路径与对策研究”(15WTB23)

作者简介:庞燕(1965—),女,湖南省湘潭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国际物流、物流金融。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重庆为高校量身定做创新生态圈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福建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撬动企业的商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