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多些“鲜花的唤醒”

2019-09-10贾宪章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陈勇李老师鲜花

贾宪章

上课铃响了,李老师拿着一束鲜花走进教室说:“昨天一位小同学在上学路上突然肚子痛,被我们班一位同学送到了医院,这位同学因此迟到了。我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批评了一顿。刚才小同学的家长送来了一束鲜花,我才知道真相……”同学们一齐看着陈勇,因为昨天只有他迟到了。陈勇的调皮捣蛋是出了名的,这是真的吗?当老师说“陈勇,过来拿鲜花”之后,陈勇流泪了。此后,他不再迟到了,也不在课上恶作剧了,期末考试还考了全年级第二名。当他考上清华大学向李老师告别时,看到老师办公桌上摆着一束鲜花。李老师笑着对他说:“我班里又有一位调皮学生,我买了一束鲜花想送他……”

教育需要“鲜花的唤醒”,育人者心思细腻,方法巧妙,这束“鲜花”就会发挥神奇的作用。李老师仅仅送给陈勇一束鲜花,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离不开她巧妙的教育方式——反复揣摩学生心理、准确运用点拨方式、耐心等待施教契机、合理创设教育情境……多些“鲜花的唤醒”,育人者的施教目标就可能更准确回应教育对象的成长意愿,让看似毫无关联的施教行为呈现出“灵丹妙药”般的神奇效果。

让教育多些“鲜花的唤醒”,才会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的积极因素。一些学生因自身原因或外在因素而自暴自弃,往往会让育人者头疼。其实,这也是一种教育契机。要想使其转化为施教的积极因素,育人者要改变教育方式,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多对各种趋势进行判断,就能够巧妙应对,化解难题。这样,不仅可以将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也可以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让教育多些“鲜花的唤醒”,才会让教育者的育人方式更加艺术。就像李老师以送鲜花的方式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自信地走出困境一样,育人者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及时给予学生以细心的呵护,其效果就远远好于直截了当的说教。

让教育多些“鲜花的唤醒”,才会发挥教育激励的作用。恰如李老师那“感谢的鲜花”,看似偶然的施教情境,实则是借助一种无痕的激励方式,帮助学生自我肯定、自觉规范、自主提升。

教师只有真正理解“鲜花的唤醒”,才会让施教行为达到更好的效果,才会使育人方式更贴近孩子的心灵、施教过程更符合孩子的个性,让看似平常的教育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迪亞)

猜你喜欢

陈勇李老师鲜花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12年异地相思各自奔跑,最好的自己是这样炼成的
静翕:李峰、张广慧、陈勇劲作品展
鲜花铠甲
留住鲜花
鲜花哪儿去了
奇思妙想
红颜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