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张玉春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综合能力多媒体

张玉春

【摘要】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文化,多媒体教学打破了学校和课堂的时空限制,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创造一种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有利于声、像、文教学一体化。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三个面向”目标的有效途径。这种先进的智能型教学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不仅能完成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演讲、问答、讨论、练习及学生自学等内容,还能创造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而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观材料,如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影、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等,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触景生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时,首先,笔者提出问题: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怎样度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才能求出其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笔者追问:我们在学习以上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时,主要研究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且唤醒了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之后笔者引入新课——圆的周长。其次,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后,笔者利用计算机演示直径大小明显不同的三个圆的滚动,使留下的滚动轨迹长度呈现不同的颜色的情景。之后笔者运用计算机生动的演示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笔者找准知识的新生点,把握住知识的发展契机,合理过渡。之后学生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较长的圆则周长亦长,直径较短的圆其周长也短。最后,笔者用多媒体验证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引出π值。在介绍π值时,笔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π的来历,以及数学家祖冲之的生平,这样生动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π值的印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要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产生联想。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丰富有变化且能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充分激发。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物体,并且用红线沿长方形及正方形物体的四条边走一圈;然后提问“什么是周长?”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出长方形及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组成的,使学生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的和。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寻求正确结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时,教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评价,让学生敢想、敢说。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笔者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不同的折法,笔者运用多媒体将不同的折法展示在屏幕上,而后提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中心的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这位学生话音一落,其他学生开始议论起来。笔者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按他的方法试一试,最后学生得出的结论正和那个同学提出的一样。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美育的起点。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它以感性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与人的生理、心理相协调,能引起人们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其产生审美情感。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草原全景视频,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白色的羊群、豪放的歌声……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以及草原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对数学美做过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因此,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展示数学美,还能激励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或使用到的长方体,如牙膏盒、铅笔盒、字典等,然后定格其中一个物体,去其形体只剩框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长方体本质:依次将长方体六个面的相对面移动,两两重合,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且相对面面积相等;棱闪烁后飞出,依次排开,并且将长度相等的棱纵向排开,得出长方体有12条棱且每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闪烁长方体的顶点,得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综合以上内容,得出长方体都具有以上特征的结论,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涂江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情境[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萧顺欢.浅谈在科学课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70-171.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综合能力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