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探析

2019-09-10邱瑞丰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核心素养

邱瑞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五个方面,形成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通用技术教学大多是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所以,通用技术项目的选择与制作和项目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形成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通用技术;项目教学

通用技术是一门集实践、创造、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课程,其特点是设计和操作学习。项目教学作为通用技术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拓展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本文充分利用项目教学这一良好载体,旨在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合理发展学生对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探究能力和善于实践的精神。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并以此发现新的知识与能力,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相应的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五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个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目前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通用技术课堂的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学生认同开设通用技术课堂的必要性,也了解开设该课程的价值。但是,处于考试环境下的学生,很难花时间深入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只能浅显地了解要考的理论知识。

2.通用技术课程中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比重失衡

在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技术实践比单纯的理论知识要复杂得多,所需要花费的课时、实践的场所、所需的装备和资料这一系列的条件,都很难全部满足。这就直接导致在实际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偏重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应试的训练,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则相对忽略。

三、项目教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1.在实践基础上选择项目

通用技术课堂中设计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其几乎决定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热情和教学效果。一个合理的学习项目,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同时,将其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从而使设计的项目更接近技术设计的真实性。例如,教师可以将“笔筒”作为设计实践项目,这种设计难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而且项目所需的材料学生能够轻易获得,这样的设计项目才是有现实意义的项目,才符合通用技术的教学目标。

2.通用技术项目实践与课本相结合

在进行项目教学实践之前,教师应该对项目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实践的顺利进行。同时,项目实践要做到紧扣教材,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发展。

四、在通用技术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措施

1.提供自主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形成技术核心素养

项目教学最注重动手和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的材料和设备,选择一个适合的项目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并学习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笔筒”或“储物板凳”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技术与设计1》,并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项目的设计分析和实践,设计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实践设计流程,从而制作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或模型。这种“学以致用”的实践项目,真正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所需要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设计的乐趣。在实践中形成的技术意识和思想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入扩展,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巨大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这种能力用在更深层次的项目设计中,就像《技术与设计2》对项目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内容的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教师就要选择符合这些要求的项目,如“建筑模型”“飞机模型”等。教师应通过设计制作使学生对技术文化形成理解,领悟其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促进其全面学习,使其掌握通用技术课程必备的技术核心素养。可见,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核心素养。

2.在客观的项目评价中促进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对学生所制作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既是项目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效果的反馈,还是判定项目教学实践是否能有效提升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制作完成过程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成篇,并详细记录从项目选择到收集材料再到设计完成的每一个流程。这既有利于学生一步步高效、详细地完成项目实践,也方便教师随时跟踪各组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并进行项目评价。

例如,对于实践项目“花园设计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在项目完成流程记录中,学生需要阐述选择此项目实践的缘由,如源于生活实际,想改变生活质量,践行技术改变生活理论,不断提升技术核心素养等。记录表中要分别显示出该项目在《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中的知识和技能:从《技术与设计1》的角度来看,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贯穿着设计的一般过程,用草图等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图样或构思选择材料和工具做出花园模型,期间学习各种护院管理技术,同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作品完成后还需根据其特点撰写注意事项;从《技术与设计2》的角度来分析,学生要详细写出方案的构思阶段、花园设计的整体结构和合理布局,整个模型的制作过程贯穿着理念的设计,材料的使用及連接方式等直接影响着花园植物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始终贯穿其中,但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自评和彼此的互评,多使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实践设计树立自信,让学生在体验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技术核心素养。

对通用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深化。在通用技术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制作、自主实践操作,使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都得到培养和提升,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倡导这种以生成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顾建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J].人民教育,2005(19):25-26.

彭桂和.谈谈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6(14):65-66.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项目教学核心素养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