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2019-09-10黄杰杜新春

体育风尚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黄杰 杜新春

摘要:高校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及预防,将对学生的损害降到最低。本文阐述了高校体育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体育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一、前言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素养,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魄,所以大学生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以此来提升自己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训练中,常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损伤,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各类运动损伤的特点,从而能够及时的采取急救措施,将损伤降到最低,此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对学生的损害。

二、体育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特点

(一)体育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1.肌肉韧带拉伤

肌肉拉伤指的是肌肉或肌腱活动过渡而受到的损伤。肌肉韧带拉伤可发生在肌腹与肌腱分界处,也可发生在肌腱附着于骨骼处。拉伤可能是细微的损伤,也可能是肌纤维部分的撕裂,甚至是完全断裂。一般表现为伤处疼痛、局部肿胀、肌肉紧张或抽筋,有明显的压痛感。

2.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是指受到外力打击、碰撞或负重扭转时造成局部的损伤、疼痛。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常见的有手指关节戳伤或膝关节扭伤。

3.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受损部位疼痛、肿胀,可能伴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等。骨折易出现在足球、篮球及跳跃运动较多的项目中出现。

4.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关节脱位多发生在体操或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二)体育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特点

体育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主要特点为:1.以急性损伤为主,慢性损伤较少,体育训练中出现的小伤较多,重复损伤多,严重的损伤较少;2.运动损伤多发于课堂上、学生训练时、自由活动时或体育考试中;3.体育训练中,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下肢部位,其次为上肢部位,再次为身体躯干部位,学生头颈部损伤的几率较小;4.运动损伤与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发于田径项目中的跑、跳、跨栏,还有篮球、足球以及体操项目中的跳马等技巧所占比重较大的运动项目中;5.运动损伤与学生的运动年限也有着较大的关系。运动年限越短,损伤的比重越大;6.发生运动损伤的男生的比重大于女生,因为男生的运动量大于女生,且男生参与运动项目的激烈程度大于女生;7.从治疗效果上看,治疗难度较大,且疗效不稳定。

三、高校体育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及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训练中,教师及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及认识不足,未能做好预防措施,或在发生损伤后没有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造成损害。学生缺乏经验,急功近利,未认识到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未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运动量过大,给身体局部带来压力,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二)学生运动量过大或技术不规范

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差异化现象,如果学生的运动量过大,易造成局部的负担量超负荷,运动量可能超过了学生承担的生理负担,易造成运动损伤。此外,如果体育项目技巧不规范,违反了学生的身体结构特点,给身体带来了过重的压力,也极易引起身体机能的损伤,给学生的身体带来损害。

(三)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合理

学生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学生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内脏器官没有真正动员起来,肌肉的力量及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一旦投入到正式的训练中,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学生的准备活动量过大,消耗大量的身体机能,出现疲惫状态,正式的体育训练时,也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四)体育训练的场地、设备及服装存在缺点

体育训练的运动场地不符合规范,场地过硬或者过软,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设备安装的得当、不达标及服装的不合体等也是造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安全的运动长期、安装合理的运动设备,检查学生着装等是减少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必要手段。

四、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提高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预防是关键,因此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意识,对教师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急救措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在体育训练前对学生传达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并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损害。

(二)做好体育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在体育训练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其达到适宜的水平,同时加强各器官的活动,克服器官的惰性,增加肌肉的力量及弹性,为体育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准备过量或准备不足导致出现运动损伤的出现,极力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保证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练习

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差异化现象,统一的练习易导致个别学生运动负担过大,造成运动损伤。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策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练习,使运动量、运动难度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相适宜,达到最好的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为有条不稳定地开展体育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运动场地、设备、服装的安全性

体育训练的运动场地、设备及服装与运动损伤的出现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因此,高校要提升体育训练的运动场地、设备的安全性。建设、完善学生的体育训练场地,地面软硬适宜,丰富学生的运动设施,并经常检查其安全性。在进行体育训练前,提醒学生穿着宽松舒适的体育运动服装,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把对学生的损害降到最低。

(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高校有的学生对体育训练存在抵触心理,这种心理致使学生参加体育训练时情绪紧张,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体育训练时,要注意观察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及时进行排解,遇到较为困难的项目,要给予学生耐心指导,多加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与焦慮心情,让学生放松地参与体育训练,减少运功损伤对学生的伤害。

五、结语

参加体育训练避免不了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高校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及认识不足;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及认识不足;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合理;体育训练的场地、设备及服装存在缺点。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做好体育训练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练习;提高运动场地、设备、服装的安全性;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把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年丰.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应对及预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11).

[2]吴飞燕.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J].宁夏医学院报,2003 (05).

[3]李芬.浅谈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及其预防[J].科教文汇,2012 (12).

[4]支学干.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应对措施[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 (4).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