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张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向快餐式、碎片化模式转变,使得阅读行为愈发浅显,难以形成具有深度内涵的思想。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受阅读方式转变的影响,学生缺乏对长篇文章的宏观把控,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利的影响。新课改提出了整本书的阅读理念,在新教材中也增添了整本书阅读单元,适应了阅读方式改革的迫切要求。整本书阅读是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影响着学生文学素养和精神领域的提升。目前,整本书阅读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也面临着挑战。本篇文章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整本书阅读;语文

整本书阅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部作品或学术著作进行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塑造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方式的提出,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形成整体建构主义思维模式,扩大阅读的视野,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达到阅读教学改革的目标。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建构能力需要进一步发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助力,以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阅读,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激發兴趣,提高整本书阅读意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高考,往往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考试题目的练习上,对于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整本书阅读教育是新兴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一教学方式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要想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激发是首要任务,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愿意拿起书本,进行自主阅读,是学生树立整本书阅读意识的关键。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途径有很多,首先文本内容的多样性是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立足于阅读本身,以内容的丰富性来吸引学生。其次,教师要能够恰当设疑,通过疑问的设置,来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毛泽东博大情怀的理解,体会毛泽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毛泽东旧体诗作品《毛泽东诗词》进行阅读。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作品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本课所学的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旧时的革命历程,来看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从而对诗歌情感有更深的把握。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就是反应中国共产党革命时的一面真实镜子,并在多媒体上画出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进程路线,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完善革命进程和毛泽东诗歌的对应情况,从而以任务为驱动力,使学生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中,树立整本书阅读行为意识。

二、丰富形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在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模式中,传统的讲授法仍占据着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整本书阅读活动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主动性得不到激发,使阅读失去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本质。同时,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只选取书中的重点章节,进行简单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的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整体建构的目的。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谨记学生的中心地位,摒弃传统模式下单一的阅读方式,将学生的深入阅读体验放在首位,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从而在班级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整本书阅读首先就要求学生培养阅读共同体,创造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阅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此氛围的影响,乐于将时间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中。例如,在教授《红烛》这节课时,作为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的序诗,这首诗以红烛为意象,将闻一多的奉献精神和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利用这首诗,引导学生对《红烛》这本诗集进行阅读,为了使阅读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可以举办“闻一多诗集朗读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以此来形成小组之间的合作阅读,利用竞赛这一形式,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三、交流分享,深化整本书阅读效果

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中,仅仅只重视阅读的前期引导指导效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阅读成果,并不能够形成长远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还要重视后期的阅读效果,注重对成果的展示和评价,从而深化整本书阅读的理解。学生展示成果的方式有很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开展读书分享会等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长久化形成,与他人分享阅读成果,还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书籍的理解,培养阅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显著提升。

例如,在讲授《乡土中国》这节课时,这本书是部编版必修新教材中新增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是我国社会学的经典研究。教师在前期开展阅读活动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后期分享交流这一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分章节通读全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工作,并能够根据行为结构,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之后,在课程的后期,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为基础,开展读书分享会,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阅读过程和阅读心得,在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提问答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得到升华,在提升阅读品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整本书的阅读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提升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要积极吸收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塑造学生整本书阅读意识,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激活目前教学方法单一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长久发展。当前处在整本书阅读教材的发展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这一教学方法,使其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的长远进步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松泉.试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意义、现状及策略[J].名师在线,2018(18):2-3.

[2]魏一营.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98-100.

作者简介:张杰,1990年7月生,女,山东聊城,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