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

2019-09-10杨军海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体育教学

杨军海

摘要: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教师不仅是要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训练他们的体魄,而且要注意对之进行综合素养教育,特别是与体育素养相关的教育,比如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终身体育理念等等——我们发现,如果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些体育素养,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就不能满足了。比如,体育课堂像是“军训”一样,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而且学生必须听命于教师,学生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情感肯定是被动的、甚至是抵触的,那么,其对体育运动产生喜爱之情,建立终身体育、自觉锻炼的素养显然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素养教育目标下,体育教学必须要转化教育理念和形态,由传统的以师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生为主体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主体

下面,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就如何落实“学生主体”理念进行探讨。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首先需要把握心理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心理,二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在下面探讨。所谓的教师心理其实是教育理念在教学当中的落实。在很多教师的意识当中,其实是认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教育理念的,但在具体教学操作当中,却是落实不了。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这种教学形态接受不了:一个原因是受传统体育教学习惯影响,教师已经适应了在课堂上“颐指气使”,让其放下身段很难;另一个原因是小学生管理比较难,特别是体育这种有相当秩序要求的课程,小学生的“松散”状态教师感觉不那么“舒服”。所以,要落实以生为主体的教学,首要的一个“关口”,就是教师自己的心理克服。要能够诚心诚意把自己摆在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上,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那么,这种教育理念和心理的调整怎样体现在教学中呢?常用的细节处理方法就是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上节课,老师教你们投掷的方法,你们掌握了没有?谁有什么问题?”“这次让你们跑两圈,感觉怎么样?累不累?……累的感觉是什么?”“上次咱们做的那个游戏,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玩?谁有更好的建议呢?”……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一是给学生“主人翁”的情感体验,感觉到教师对其的尊重,二是可以准确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可以按学生的意图、感受进行科学的调整——师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的锻炼体验优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向学生方向倾斜。

二、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再说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小学生喜爱体育运动的心理是体育素养教育核心中的核心。其实,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形成,对小学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调动其喜爱体育运动的情感,其次才是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同(我们很容易通过一个现象分析这种心理:在中国,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说明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大多是以个人身体体验为基础的,也就是感觉到身体机能下滑、健康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比如想向职业体育方向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呢?其实对小学生来说,这个目标的达成很容易,只要教师有心去做,有很多方法——主要的,就是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比如,小学生有强烈的被需求感——他们总是被成年人关照,其实心里有一种“成人”倾向,希望能够像大人一样被需求。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指派一些“工作”。比如课前准备训练器材,让学生去器材室把所需要的训练器材搬到操场;下课前,让学生整理器材,并按要求归还;再比如让学生亲手制作体育器材(比如沙包)——这些,小学生不仅不会感觉累或抵触,而且非常乐于去做,并可以将这种情绪迁移到体育训练当中。

再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竞争的心理,教师多组织一些小比赛活动,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活动,可以极大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主动锻炼的热情。

三、采用适应性的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体育教学,还有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要去主动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不少体育教师由于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他们所接受的体育训练通常是接近或完全的职业训练模式,比较艰苦和枯燥——自身的成长经历往往就会体现在其教学实践当中。在组织小学体育教学时,也会受“職业”“专业”体育训练方式的影响——这些成人化、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往往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不符合。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的是体育的无趣、艰苦,而不是快乐。这样,他们主动参与体育的情感就很难建立,而且,这样专业化的训练方式也是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态不一致的,是不科学的。显然,这算不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那就必须设计和采用适应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锻炼方式,使之乐于锻炼、能够锻炼。比如将一些体育项目由枯燥的简单运动变为小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如训练学生障碍跑的能力,我们可以虚拟一个“进攻堡垒”的情境,在障碍的前方立一个“堡垒”,哪个小组先到达,则为取得“战争”胜利——小小的改变,使体育训练变得趣味盎然。

以上,就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落实“学生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落实学生主体,首要的是理念和心理的调整(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其次,是注意教学内容和方式主动适应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姣.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J]. 学周刊, 2014(4):207-207.

2.王艳娟. 浅谈学生主体性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有效落实[J]. 新课程(小学), 2015(7):10-10.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