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情感式教学应用研究

2019-09-10胡丽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应用

摘要:情感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情感的引导是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语文的文本大多离不开情感表达——本文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主要探讨情感式教学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应用

所谓情感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对文本情感、学生情感的捕捉和引领,引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这种教学方式是相当常用的。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不仅是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而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思想情感是一个重要内容;第二,语文学科,除了一些论文和说明文外,大多就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因而,使学生与文本的思想情感形成共振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应用情感式教学,才能高效地发挥其效用呢?下面,结合实践展开探讨。

一、找准情感目标

情感教学与我们生活中产生、遇到情感不同,这种基于教育、教学需求的情感不是偶发的,而是刻意而为。所以,情感式教學的第一个要素,是使情感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即爱国、感恩、同情、审美等等情感是因需而发且有明确指向的。为了避免情感教学变为随机的情绪化教学,首先是需要找准情感目标——通常,较合理的渠道,就是立足教材,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来锁定情感目标。

比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其情感因素是较复杂的,可以大概梳理出几个情感方向:一是爱国思想——鲁迅先生在求学过程中的经历使其最终弃医学文,在文章中有较清晰的描述;二是理性的家国思想,即尽管是侵略过我们的,也不应简单仇视其所有人,比如藤野先生就是对中国人民友好的;第三是尊师、笃学的思想,这通过作者跟藤野先生学习的故事展示出来——这么复杂多元的情感,如果同时让学生去体悟,对高中学生还好,对初中生来说,就有些难度,容易“消化不良”。所以,教师通常应根据学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情感为主要情感目标(以笔者经验,第一或第三种情感是较适宜初中学生把握的),而其他情感则可以作为一种拓展内容来教学。

二、以情境调情感

初中生情感经历还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调动自身的经验和积累去独立感悟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在组织情感式教学的时候,一般不宜采用语言讲授、阅读体悟这样比较抽象的形式,根据初中生的情感思维特征,采用较直观的情境法,效果比较突出——也就是使用视觉或听觉、触觉刺激,将学生的情感带入所需要的特定情感方向上去。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情境构建方式,则需要根据具体文本特征(诗歌或是散文、故事性的或是景物性的,其情感表达形态不同)以及教师的特长(不同教师擅长不同的引情方式)来灵活掌握。

比如在学习《爱莲说》的时候,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采用景物情境:拍摄一段池塘中莲花、莲叶在风中微微摇曳的视频(这个在网络上也可以方便找到),再配以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听着幽雅的音乐、看着具体的景物,很容易就能使学生的情感进入静、雅、洁、傲的境界中;而如果是学习《黄河颂》,我们则可以采用情节情境,截取抗战时期的记录影像或抗战电影中的镜头情节,播放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慵懒悲愤之情,再去让大家诵读诗歌,一下就能把爱国情感激发到非常饱满的层面。

三、以生活来引情

从调动学生情感的效用上看,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其生活经验要比情境法效果还要好一些。生活化的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与目标情感形成高度统一的共振——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还没有深度介入社会生活,很多事物、情感是其没有经验过的,生活化情感教学所采用的“生活”一定是要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水平相匹配。这是生活引情的基本保障和原则。比如《回忆鲁迅先生》《土地的誓言》《紫藤萝瀑布》等等,有些是年代与学生的经验有代沟、有些是景物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距离,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是很难通过生活来引导学生对应情感的,就不宜采用生活化方式。这是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把握的。

比如学习《背影》这篇散文,虽然从年代上说,作品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距离,但从父子情感上来说,这是没有“距离”的,我们很容易通过调动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完成情感的迁移。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自己小时候爸爸的样貌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同样是父子俩去打羽毛球,爸爸是不是已经不像你小时候那么灵活了?他现在还能轻松地把你举过头顶吗?……”通过这样的引导,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情感激发出来,然后再让他们去品读“月台买橘子”这个情节,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地碰撞。

以上,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就情感式教学的应用方法和策略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情感式教学因与学生发展需求、语文学科特征相符合,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应用当中,教师首先应注意对情感方向的把握,其次可关注情境和生活化两种引发情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婷雁.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J]. 广西教育, 2012(6):28-28.

[2]朱冬梅.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外语文, 2016(4):146-146.

作者简介:胡丽华,女,新化思源学校,汉族,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学语文二级 。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初中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