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

2019-09-10徐团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构建分析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徐团辉

摘要: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发挥其最大功效,让学生获得更加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这是教师教学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高效课堂始终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极力追求的。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构建措施,以便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一、挖掘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学资源的辅助,教学资源也是充实课堂教学、丰富学生体验、拓展学生视野和文化认识的重要资源。因此,针对每一节课题,教师要充分挖掘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并精心选用,才能让教学资源起到辅助教学、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人文特点更要求教师联系当前国内外相关的资源开展教学,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更加广阔的知识和文化认识。例如,在《海陆的变迁》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师便可以挖掘可以佐证沧海桑田的相关资源,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鹦鹉螺化石、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等资源,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和认识海陆变迁这一现象,让学生透过现存的一些资源,反推海陆变迁这一自然地理变化现象。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老师刚才呈现的资源中,你能归纳出海陆变迁的原因吗?事实上,教师呈现的教学资源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例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壳的变动;东海海域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址——海平面的上升;荷兰围海大坝——人类活动。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呈现,教师所挖掘的内容充实了课堂教学,更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帮助学生学会从现象中归纳探寻问题的本质,获得分析和归纳能力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主体,引导课堂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题,只有允许学生参与的课堂才能释放学生的活力和热情,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自主参与探索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稳步掌握和理解自己所探索到的知识。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投入课堂。例如,在《交通运输业》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知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教师便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交由学生探索学习,让学生的感知和分析提升本节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我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等,并为之配上相应的图片。同时,教师对比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让学生比较并分析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优势所在。通过学生的交流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通过交通运输行业,对我国的哪些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后,教师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分析的方式,在小组内探究交流。经过学生的分析和探索,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等都分别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你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吗?随后,引导学生分析学习。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开展,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新知、学习新知,课堂教学效率必然得以提升。

三、多元互动教学,检测学习成果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情况,获得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调控教学的信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才能发现自己认识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实现高效学习。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在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互动和交流,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例如,在《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情况,教师在最后的教学总结中,便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感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置问题:同学们,我们学完这一节内容后,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请同学们通过抢答的形式回答:1.刚果盆地缺粮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其中人口原因、历史原因、气候条件分别是什么?如何从人口、历史与气候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通过这种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其实也是帮助学生自主检测、自主学习和提升的重要过程,互动模式让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总结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妥善安排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通过挖掘教学资源、尊重学生主体和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林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打造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65-166.

[2]郝希为.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3.

[3]孙凌燕.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5-166.

猜你喜欢

构建分析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分析
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分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