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观指导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2019-09-10时晓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模式

摘要: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系统和结构系统共存,其基本类范畴、意象—图式和隐喻模式原理给我们以启发。本文以经验观为指导,分析翻译过程,逐步建立起翻译过程模式,展示了翻译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译者只有理解翻译过程,才能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译作水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经验观;翻译過程;模式

一、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翻译产品的研究和翻译过程的研究。对翻译产品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翻译研究者大都将兴趣集中在对翻译产品的描写、解释和争论上,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直到六十年代,语言学理论开始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过程才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得以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始于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 Nida),经过霍姆斯(James Holms)、贝尔(Rogar T. Bell)的发展,逐渐走向完善。本文首先就这三位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研究逐一做出评述,并介绍认知语言学经验观的有关内容及其与翻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翻译的全过程进行宏观架构,以揭示经验观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过程的前期研究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经验》(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通过分析、转换、重构三重关系,人们可将原语转换为译语。奈达的这一观点将翻译研究的方向由翻译产品引入到翻译过程,运用表层、深层结构分析双语转换过程,为创建翻译过程模式奠定了基础。但他明显受到结构语言学的影响,主要从信息等值角度考虑翻译问题,只注重语言对比,忽视了非语言因素,因此难以全面解释翻译过程。此后,其他一些学者主要研究意义的转换模式,试图揭示翻译过程的转换和生成规则。霍姆斯提出文本翻译的两个层面——结构层面和序列层面,这两个层面由于采用了文本级的“心理构想”概念,比奈达的翻译过程模式前进了一步。但是,在依据对应规则译者将原语图像转换为译语图像的过程中他未涉及到与图像形成有关的范畴等概念,也没有具体描述这一操作过程,不免流于表面化。贝尔在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翻译过程,并提出了“分析—综合”的翻译过程心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内部系统性和外部解释力,但是贝尔把翻译过程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忽略了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互作用甚至相互重叠,而且他几乎没有提及在翻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超语言因素。因此,本文欲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原理说明翻译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解码、编码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双重互动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超语言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三、经验观概述

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不仅认为概念系统和结构系统共存,而且揭示语言结构来自身体经验,并根据身体经验才有意义(萧立明,2005:572)。因此,经验观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路径之一。经验观建立在心理学对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及对类典型效应的揭示上,其主要思想是,认知语言学不应该仅仅依靠逻辑推理和自省式思维来划定语法规则、提出客观意义,而是要走一条符合实际,更具实验性质的道路,通过人的真实感知经验推测人类思维概念内容的特点。它包括基本范畴、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模式。

经验观的研究要首推Rosch等人关于广义原型论的研究,包括类典型论和范畴化层次的问题。通过研究,人们对范畴的类典型已达成了以下共识,即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范畴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类典型是基本类范畴得以构建的模式,它增强了基本类范畴的可区分性,吸收了范畴成员间共有的和非共有的特征,具有类典型性质的基本类范畴是对各种物体进行范畴化的工具,这对翻译过程中意义的转换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此外,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概念根植于躯体经验的模式中,这些模式就是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这一观点表明,躯体经验与人类思维的内容之间有明显的联系,这种从经验中总结出各种图式并把它们用于解释语言现象的方法,为我们理解人脑和语言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途径(张辉:1999,18)。而翻译中对语言的理解及意义的确定都离不开主体的思维,思维与经验的结合可以产生更准确的译文,因此,这一模式的研究对翻译具有借鉴意义。持经验观的认知语言学家还指出,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储存了大量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我们必须透过语言表面的逻辑结构,着重分析修辞语言,特别是隐喻。隐喻的本质是将我们熟知的物体和事件的经验转移到我们知之甚少的抽象范畴上,由此,隐喻是一种有效的认知抽象范畴的认知工具,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挖掘出被语言现象“禁锢的”内涵和意蕴,释放原语的真实含义。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经验观对翻译研究特别是翻译过程中主体的思维和意义的转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的基本类范畴、意象—图式和隐喻模式原理给我们以启发,使我们认识到翻译过程的动态性质,以及翻译中的双语转换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转换,还应当包括这一过程中两种范畴和两种概念之间的转换。

四、经验观指导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传统观点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解码和用译语重新编码的静态的过程。然而,科学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双重认知的过程,即对原语概念系统及其结构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译语概念系统及其结构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萧立明:2005,572)。翻译是以意义交流为特征的语际实践活动,译文较之原文是在原作概念结构制约下的动态的目的语再创造,因此,翻译中的对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对等,还是认知上的对等,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概念层次上的对等。翻译中的语义辨析、意义定夺、文本的整体性理解、话语深层的意旨含蕴以及语言各层级结构上的剖析辩证、疏解等,都需要原语及译语生活形式上的印证或证实(刘宓庆:2005,393),与作者及译者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在认知语言学经验观的指导下,翻译的第一步是对原语文本进行整体感知(holistic perception),根据文本结构、用词特点等确定其文本类型。翻译的第二个步骤,即理解、转换和表达三个阶段。首先,原语文本的词语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译者对原语意义形成自己的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es),译者再根据有关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语境发现原语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译语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意义范畴,结合自身经验优化选择词语,实现意义与意蕴的理想整合,进而根据句法规则、文体特点和审美体验,对词语进行编码。不可否认,由于文化差异,两种语言中不可能每个词的意义范畴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一致的范畴与之相对应,但译者要努力实现二者最大限度的一致。例如,英语中的“Speaking of the devil and the devil comes.”翻译为汉语是“说曹操,曹操到”。这便是语言的共通性,因为人们对曹操与对“devil”形成的心理表征(认知范畴)基本是一致的。当然,经验观的认知范畴典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特定语境与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生活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译者经验不同,导致了同一个词有不同的译法或者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译本。例如,美国众议院议员Nancy Peloci是个反华老手,在中国问题上一贯支持台独势力,如果某一稿件称她为the noted politician,大陆译者可能会译为“名噪一时的政客”,而台湾地区有些译者可能会译为“著名的政治家”。再比如,有人见到《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称美国总统克林顿是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这句话后,就产生了疑惑,克林顿明明是白人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黑人?black和president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用原已牢固树立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关系来解读。原来,作者想表示的是克林顿特别重视黑人的利益并与黑人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所以译成“克林顿是第一个黑人总统”就不符合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应该加上几个字把black和president之间的语义关系挑明,如“第一个关注黑人权益的总统”等。类似的例子还有Clinton is the first woman president, 这句话不是说克林顿总统与女人有婚外关系这类事,而是克林顿在政治上特别重视妇女的权益,能代表妇女说话,与上面的黑人的情况一样。可见,译者的经验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概念范畴极大地影响了译语词汇的选择。同时,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是翻译过程中极具关键性的一步,这个理解既包括对文本客观内容的理解,也包括译者对作者认知世界的重现,即译者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来解读原文和原作者的思想,尽最大努力忠实于原文,这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高度一致。翻译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检查修改阶段,主要是看内容是否忠实原文,文字是否顺达通畅,文体是否与原文一致,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最后确定译文,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和谐统一,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和目的。

以上例子清楚地表明,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把握语言的所指意义,还需把握其关联意义和语言本身的结构意义,既要看出附加意义,也要考虑如何在译文中反映出这类意义。由此可見,翻译是译者能力的体现,既体现了译者的双语能力,也展现了他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更确切地说,翻译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一种认知活动,主要体现在现实与主体、主体与源语及主体与目标语的互动。维根斯坦认为“我们的概念反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生活中占有地位”(转引自刘宓庆:2005,392),这就说明了语言和文本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密切相关,必然涉及到人们的主观认识和理解加工,亦或是说,语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人的概念根植于现实生活,概念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主体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可以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同样,对语言的理解可以丰富主体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用以下图表简单地表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此,翻译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译者不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译文本的研究上,而应该注重翻译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不要将它们孤立起来,这样,译文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值。

五、结论

经验观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它强调译者的认知范畴和主观体验,译者只有理解了翻译过程,才能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译作水平。总之,认知语言学之经验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拓宽了翻译过程研究的空间,揭示了翻译过程的内在规律,使翻译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了翻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系。从经验观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探讨是本文的一个尝试,对有些问题的探讨过于简单,解释不够充分,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F.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李亚青,吴喜才. 国内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综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

[4]刘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刘其中. 新闻翻译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刘绍龙. 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和修正[J]. 中国翻译,2007,1.

[7]刘晓华,孙媛.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析翻译过程[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

[8]孟志刚,熊前莉.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途径[J]. 现代语文,2011, 11.

[9]邵军航,余素清.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及其一致性[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0]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肖辉,张柏然. 翻译过程模式论断想[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12]萧立明.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3]徐国柱. 翻译: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与解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4]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5]张辉,祝良. 认知语言学概述[J]. 外语研究,1999,2.

作者简介:时晓莹,女,汉族,山东聊城人,讲师,硕士,青岛滨海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

项目:青岛滨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知三观对翻译研究的启示》,项目编号2016R28。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模式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