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改试验

2019-09-10廖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改革数学

廖芳

[摘  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了21世纪,数字化社会已经向我们走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预示着未来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开拓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然而,这类具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學习方式显然已显得势单力薄。我们必须选择和研究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承担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方式;改革]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初中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探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现存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新形势下,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但由于许多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只是贴着新课程标准的标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难以落到实处。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欠缺动力机制。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但目前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照。因此,为了应付考试,大多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就其实质显得大同小异,仅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改造,使得教与学缺乏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动力。

3.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缺乏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工作繁忙,教育理论相对薄弱,无暇顾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而从事相关研究的又往往是由高师院校的理论工作者来完成,但高校的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很难充分考虑到数学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之间的联系。由于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努力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切身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这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挑战。面对上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的要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

1.研究怎样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良好教学情境应体现民主、开放的特色。怎样变教师单向传输信息方式为多向交流方式,使学生个体的自我信息传输,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做到有机结合,师生共同编织信息交流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高涨热情,逐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水平。

2.研究怎样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尝试发现,自我探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选取不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研究的切入点。

初一年级:侧重于“尝试发现方式”、“引导探究方式”、“数学实验方式”在概念教学、定理、公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初二年级:侧重于“尝试发现方式”、“引导探究方式”、“问题解决方式”在定理、公式教学、解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初三年级:侧重于“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复习课教学、解题教学、习题(试题)整合中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应当把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思路,给学生结论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纯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像历史在戏剧中的重演,使学生真正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感悟探究知识、发现真理的艰辛,又体验获得成功的欢乐,努力促进学习方式如下三变:①变“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实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既要提问学生,又要鼓励学生提问,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独立思考、相互质疑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中深入;②变“巩固知识”为“自我展示”:其目的是让学生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知识、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努力使学生在“动”初中,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③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生、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法,经历过程,感受真知。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

总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将不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数学应是一门趣味、感性的课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它。所以,课堂上就要创设有趣、有用、易操作、可探索的情景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图画,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赶往数学大世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2]吴剑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01).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改革数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