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汉语体系中文学理论的构建

2019-09-10薛云芳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构建

摘 要:我国的文学理论是依据现代汉语体系为工具的一门学问。在我国文学理论的构建中,无论是从古代汉语转向现代汉语的历史筛选,还是从传统的表音文字体系到现代汉语体系的转变,现代汉语体系都将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归宿。完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是近些年来学界长期探讨的焦点。但是,学界对于如何建构出一套既能实践当下又能面向未来的现代文学理论问题上,却难以达成意见的统一。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每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与完善环节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沉淀。

关键词:现代汉语体系;文学理论;构建

如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面临的最大困难其实并不在于文学理论资源的不足,而在于我国文学创作自身的复杂变化。要想完成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对中国前一时期尤其是从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文论的发展变革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出现的根本性问题,然后展开学科反思,在学科反思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到并确立现代汉语体系理论的构建基点,从而有针对、有目的地解决问题,推动我国文学体系的构建得到切实的发展[1]。

一、现代汉语体系中文学理论的构建反思

(一)国外文化压制了本土文学探索

我国近百年来对于文学理论的探索,总是趋向于过多的强调外国文学理论的先进价值,而大大忽略了对我国本土文学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例如,在上世纪前半叶,晚清政府与相关革命派受到西方文化的熏染很大,当时中国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就是通过引进西方文学理论[2]。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文学理论再次趋向于介绍苏俄的相关文学理论。虽然,这些外来理论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学创作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文化隔膜,这是我们所无法否认的事实。究其原因,就在于当今在研究中我们只觉察到了文学理论所具有的规范性作用,从而忽视了文学理论对具体文学创作与实践的总结与凝练作用。理论和实践二者,在表面看起来是相互依存的,但在实质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先后之别。

(二)国内的文学研究缺乏实践

当研究者的研究层次逐渐进入到科层化之后,往往会忽略了对当代具体文学创作展开跟踪性的研究,这就让理论探讨无形中逐渐演变成了从理论直达理论的研究闭环。相关研究学者很少会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几乎不参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作品的批评当中。而从事现代文学批评的研究者,又忙于追踪市场新作品以及文学新现象,而很少关注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这就让文学理论的建设环节形成了断裂,也就是说,无论文学批评者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创作做出了怎样的研究分析,都难以在当前文学理论界达成共识性意见[3]。

二、现代汉语体系中文学理论的构建策略

(一)对现代汉语体系的外部环境展开审视与梳理

我们从中国现代汉语体系的外在发展环境来看,其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潮,当然也产生了很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自我创新。文学即是人学,对文学的探究就是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表达,所以研究者在文学理论的探究中终究会折射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谱系[4]。当代文学的发展一方面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变现,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文化发展驱动作用的约束,特别是当社会中各类文学思潮广泛兴起,深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推动而产生的。像这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会折射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演进特征。所以研究者对现代汉语的外部环境展开审视与梳理非常重要。

(二)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做出探讨

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做出探讨,尤其是对当今已经确立的文学史进行再反思。但在实际的研究讨论环节当中,研究者往往主要还是注重研究文学史所呈现的史观以及史法问题,加上现有的文学史编撰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很少有学者能够将对既定文学史的反思上升到当代文学理论的层次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出现“失语”问题,这从侧面表明出了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不仅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处于疏离状态,甚至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造基础也缺乏深层次的思考[5]。

(三)研究具体文学中的本土化属性

研究者要从具体文学中甄别出国内当代文学中的本土化属性,其中包括本土思维、语言习惯以及审美方式等。这是一项非常繁琐但却是最本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在具體表现形态上虽然体现为对当代文学的反思批评,但是我们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在为我国文学理论的构建积累中国特有的文学审美经验。当代文学理论说白了就是基于作家的评论与文本进行研究之后所抽离出来的理论。若没有文学批评工作的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就难以找到我国本土创作的文化支撑,也就难以挖掘到新的材料、找出新问题,更不可能创造新观点、构建出新理论[6]。

(四)具备前瞻性的理论视野

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当代文学审美格局也越发多元化,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传播渠道以及欣赏习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老学者都在力求通过不同方式来满足大众对于美好精神文化层次的基本需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当代文学发展形态下,如果不能主动进入前沿研究地带,不能形成跟踪式的判断与分析,就想建构出一套具有规范性作用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集内容开放性、思想前瞻性以及审美规范性的文学理论系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构出来的。所以,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会是一个漫长的理论工程构建环节,需要研究者具备一种躬身实践、自觉探索的前瞻性理论视野。

结语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必须要立足于批评实践以及本土文学的探究道路之上。因此,要想消除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构环节的焦虑情况,回应中国向世界树立的“理论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的大国风范,目前,所有从事相关文学工作或者研究的学者,都应该肩负起自身沉重的时代使命,躬身到现代汉语体系以及文学史的批评实践当中,为我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世轩.对话精神: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正能量与助推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70-74.

[2]洪治纲.笔谈: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8(10):116.

[3]洪治纲.刍议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8(10):126-129.

[4]郑海婷,刘小新.文学理论的使命与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0):120-122.

[5]降红燕.“在实践中生长的理论”——读张永刚的《文学理论的实践视域》[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4):126-128.

[6]洪治纲.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路径[J].文艺争鸣,2018(04):1-3.

作者简介:

薛云芳 (1974年 6月);籍贯:平潭,性别:女;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应用写作,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构建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追忆黄药眠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巴人及其文学论著对我国现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文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