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2019-09-10刘恒美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习高校

刘恒美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强内涵、创发展”的生命线,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兴趣不浓厚、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习惯不够好等问题,亟需加强专业老师引导、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激活自主学习的动力、营造乐学睿思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形成协同育人、学习筑人的大格局。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学习

学风概念从广义上说是一所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风气。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风氣,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的综合反映。[1]笔者认为,高校学风是指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稳定特性的学习风格,包含有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内容。良好的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1 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建设是大学思想政治育人的灵魂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抓好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事业稳健可持续发展。

2 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动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前行动力。数据显示,54.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专业的兴趣一般,6.31%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2]目前高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原因是多方面,如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由于缺乏必要了解,导致盲目选择专业,入校之后才发现所选专业自己并不喜欢,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兴趣自然低下。

2.2 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弱

近1/3大学生常有一种无意思感、多余感和厌烦感等消极心态,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动力。[3]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没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弱化了自主选择能力,容易受到身边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积极性不高、意志不坚定、效果不佳等现象。

2.3 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浮气躁

部分学生放松了自我要求,自制力较差,逃课、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上课不认真听,成为名副其实的“低头族”。主观认为大学课程只要保证及格就行,分数高低无所谓,极个别同学甚至觉得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美的。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不够端正,对学习的认知存在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2.4 学习习惯不够好,自律性差

大学是学生转变学习作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有些同学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个关键时刻,而是一味地放纵自我,晚睡晚起,旷课迟到,上课玩手机、刷视频、打游戏,长此以往,陷入自律性差——逃课、网络成瘾——学习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

3 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专业老师引导,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针对上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对专业缺乏了解的情况,这就需要专业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全面的解答。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发展前景与规划渗透在上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4]

3.2 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风建设离不开辅导员的系统组织、具体实施和全面引导。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阶段的不同分别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如针对大一要做好适应大学生活准备,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大二要重点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开展学术讲座、举办学习经验分享会等;大三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大四要强化就业方面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贯彻大学始终。

3.3 激活自主学习的动力,发挥学生骨干的朋辈教育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唯有自己主动去唤醒学习意识和激情,转变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重拾专业信心,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除了自己主观努力之外,还可以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树立身边的学霸榜样,以朋辈教育引领的方式,全方位影响、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3.4 营造乐学睿思的校园文化氛围,助推文化育人

学风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精心打造,让高校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真正做到育人于无形之中,以文化人,以学促才。积极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月”活动,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抓好课堂、宿舍和考场三个阵地建设,以“身边的学霸”评比活动为抓手,以“学风建设进宿舍”和“5+1”S宿舍管理为依托,形成帮着学、赶着学、比着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性工程,涉及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辅导员思政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管理者服务育人等多方面,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沉淀进而厚积薄发的过程。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话题,离不开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和齐心协力,培育优良学风亟需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协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78.

[2] 孙慧玲,李豫萍等.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18:194.

[3] 刘莉,黄佳慧等.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以大连市大学生学风调查为基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26.

[4] 生阳.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现状与途径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3.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学习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