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9-09-10侯丹丹

管理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侯丹丹

[摘 要] 本文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当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对策为主要依据,从具备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效益性,构建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提升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对全面预算实施信息化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指导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企业运行 全面预算管理 管理特征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志码:A

全面预算管理属集权管理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其内部比较重要的管理手段。借助此手段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果,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利条件。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手段自身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所以,要想有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强化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期实现企业战略性目标。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全面性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整个企业内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即对企业的筹资、经营以及财务等进行预算管理。因此,这就需要对企业经营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实施此项工作前期,需要对企业预算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对其进行编制、执行和评价,引导所有部门全部参与其中,对各个工作环节和细节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存在全面性特征[1]。

(二)系统性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有效实施,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在企业进行各项基本工作时,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避免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完成预算工作,继而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预算质量和效果。从纵的层次上分析,这需要将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基本工作全部纳入企业工作之中,以使预算管理更加系统和顺利完成。所以,企业要想合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就要实现对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工作的系统化管理。

(三)战略性

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执行期间,具有一定的战略性高度,可以为企业经营及决策等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在企业进行各项基本工作时,企业需要对内部具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企业内部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为实现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就需要站在战略性高度,制定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对企业全面经营管理进行整体化规划和控制,从而使企业战略性目标得以实现。

(四)效益性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得企业可以赢取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效益性特质。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面对的市场变化以及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所以,企业要在不断探索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以便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使企业节约更多的经济成本,为企业赢取更大的效益和利润,进而推动整个企业长久性运行和发展[2]。

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一)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顺利地有效地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这是最主要的目标。为此,企业要做到:第一,对市场以及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綜合考查,采用多元化预算形式,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运行状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业各个环节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对工作细节进行统计,制作便于观察的表格,使得企业员工都能够更好地查阅并做好管理[3]。第二,采用滚动预测形式,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和整理后的结果进行有效对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寻找企业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实际问题制定相关对策进行合理解决和处理,在具体实施中,要善于改进和调整,以期完成企业运营的实际目标。第三,关注企业实际资金运行状态,对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站在不同角度和维度上进行全面预算,对资金进行合理比对,寻找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稳定发展,从根源上提升整个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和质量[4]。

(二)提升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情况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形式能够有效运行,就要对企业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监督和考核。第一,强化从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人员的配置等各个维度进行合理监督和控制,特别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有效使用预算管理模式,对预算、人员数量以及资金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使用灵活的或者滚动形式对其进行整体管理和预测,对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保持完整性,使其更加规范和实用。第二,使用奖励机制,保证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调动整个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化全面管理预算执行效果。要对企业员工实际工作情况开展考核工作,比如,很多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期间,对季度、年度情况进行考核,对人员工作日常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调查,这样便于有关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企业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流动情况,给予优秀人员和团队一定的经济奖励,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对于那些工作效果不好、拖延工作的人员则要采取惩罚措施,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减少企业的经济成本[5]。

(三)对全面预算实行信息化管理

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预测结果和实际经营状况存在差异的问题,所以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对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寻找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借助信息化管理形式,将不同原因进行分裂和整理,便于企业其他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比如,一个企业发现成本支出在一个季度内突然上升,借助信息化管理发现,是因为坏账导致的,致使预算和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企业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将实际和预算之间的差异缩小到最小,缩小到使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企业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有效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合理发挥互联网优势,对企业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管理,为企业提供充足服务,特别是在全面预算结果审核工作期间,企业有关人员要善于借助网络平台,对审核工作进行有效审核和分析,使得审核结果能够以系统化分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差企业差异化问题进行研究,分类后制定具体方案来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最大化地节约时间,在网络上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为企业赢取更多的利润,使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可以更好地得到发展,在市场上占据更好的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就可突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三、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是推动企业稳定性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信息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战略性目标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企业实际运行中,要对全面预算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市场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全面预算对策,提升企业内部资源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正常地顺利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 [6-7]。为此,企业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工作进行综合监督,对有关人员的实际工作以及日常情况进行有效考核,使用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员工进行管理,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间断的管理和监督之中,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调整,使得企业正常化运行,推动企业稳定性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28):178.

[2]吕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28):150.

[3]李广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探究[J].时代金融,2017(29):169- 170.

[4]赵润环.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和管理模式[J].经贸实践,2017(23):100.

[5]赖艺玲.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227- 228.

[6]陈峰.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的重难点及解决对策研究[J].居业, 2017(8):177.

[7]王妤婕.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运用相关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287(5):133- 134.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物流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