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2019-09-10唐春英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唐春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朝着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注重高效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师授课的主要阵地,所有教学目标都要在课堂之中完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因此,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做好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开展生活化教学、关心和爱护学生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节完整高效的数学课必然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活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抓住教材,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每一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不太重要的内容,课堂上花费少量时间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讲解“小数乘小数”时,笔者认真研读教材大纲,确认本节课重点为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要求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笔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中0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整个教学备课过程中,笔者认真做好教案设计,通过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和发现、巩固提升等环节展开教学工作,确保环节之间的流畅衔接,预演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注重情境创设

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消除内心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一节高效的数学课,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面对一个个对数学知识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小心灵,只有问题才能引导他们发现,从而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此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已有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解“小数乘整数”时,笔者问道:“同学们,大家平时都喜欢吃西瓜吗?”学生们纷纷回答“是”。接着笔者出示问题情境图,问道:“大家看下这幅图,看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有的同学说夏天的西瓜每千克0.8元,冬天的西瓜每千克2.35元。此时,笔者展示另一幅情境图,说道:“同学们,我们在吃西瓜之前要买西瓜,老师想在夏天和冬天各买3千克西瓜,请问需要多少钱呢?”学生们纷纷回答0.8×3,2.35×3。此时,学生们会发现,这道算式中出现了小数,进而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知识。借助于问题情境,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有效提升了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后期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引导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是主要一环,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所收获,进而在班级交流中展示学习成果,通过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弥补学习漏洞、提升数学能力。自主探究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针对班级中整体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避免他们再犯类似错误。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師要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其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借助于自主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发展自身数学思维,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

根据新课改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开展教学,而生活化教学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此外,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在讲解“利息问题”时,笔者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在开始讲课前,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调查一年、两年和三年期的利率,与父母去银行存一次钱。在上课时,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小存单,讲解在存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说出自己对利率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储蓄的知识,结合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促使教师加快授课进度,避免了“利息”公式化教学,降低了课堂学习难度,与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理念。

五、关心和爱护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而并非教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设计得再好,教师讲得再好,表演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就算不上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和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克服遇到的困难,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此外,学生的性格有着千差万别,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时候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家成生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加之家庭可能出现的困难导致出现学困生,这就些学困生往往学习上有困难,不能跟上教学进度,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对于学困生,笔者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育,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根据其特点挖掘他们学习中的潜力,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此外,笔者会利用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通过给他们鼓励的微笑和言语,让他们感觉到来自教师和班级其他同学的善意,激发其内心的学习热情,发展其自身数学思维,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助于整体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成绩。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备课、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开展生活化教学、关心和爱护学生等多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继涛.分析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2]卢云凤.以学生发展为追求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探究[J].成才质量,2017(12).

[3]韩国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11).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