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抒情之以乐景写乐情》教学案例

2019-09-10姚利兰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姚利兰

摘 要:“以樂景写乐情(间接抒情)”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抒情”的写作训练的内容。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崇尚含蓄美,情感抒发也以间接抒情为主。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其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情感是最常见的。

关键词:以乐景写乐情;语文教学;抒情方式

【备课历程】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萌发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思维依旧有着少年时的羞涩、敏感,他们有时候未必会直接表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而往往更愿意选择比较委婉的方式——间接抒情,譬如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怀。为了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欲望,笔者设计了这节读写结合课——以乐景写乐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读写结合的范例,同时也为写作教学提供些许的探讨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同样的,当我们身处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中时,我们的心情往往也是欢呼雀跃的!也许这正如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这个语段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生: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

师:这些景物美吗?

生:美。

师:对,是美景,也就是“乐景”。

师:那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快乐的。从文段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

师:嗯,同学们真棒!其实,这就是“以乐景写乐情”。

二、明确学习目标

师:好的,同学们把学习目标齐声读一遍。

生(齐读):1. 借鉴经典文段了解以乐景写乐情。2. 掌握以乐景写乐情的方法。3. 运用以乐景写乐情的方法写一段话。

三、读范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一篇短文。要不,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吧。

师(范读):1991年7月21—27日是我少年时代最得意最傲人的日子!那年十二岁的我,作为县里唯一的少先队员代表随梅州代表团出席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广东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发那天早晨,太阳似乎也特别明白我的心思,满怀柔情,腼腆地朝我微笑呢!路旁树枝头的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摇曳多姿!我拉着心爱的行旅箱,哼着轻快的小曲儿,欢蹦乱跳地跟随着市委领导到达了机场。很快地,我们就有序地登上了飞机,恰巧坐在靠窗的座椅上,我得以一睹机窗外迷人的风景:哇!轻柔飘逸的云朵,洁白如雪,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有时像丝丝棉絮,有时像层层海潮,有时像座座高山;你瞧,有只可爱的猴子突然从山背后跳出来了,可眨眼间却不见其踪影;快看,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狮子蹦出来了,他是急着去参加森林大会吧?不然,为何一溜烟就不见其踪影了呢?想着自己第一次在无边无际、神秘莫测的蓝天中翱翔,那个高兴劲儿,你就甭提了!

四、理思路

师:听完这篇短文,同学们觉得文中的景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文中人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乐吗?

生:乐!

师:在这儿,老师其实也是——

生:以乐景写乐情。

师:同学们真棒!那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是按照一种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师(点拨):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生:时间。

师:然后点明了当时的——

师(提示):“太阳满怀柔情”这句写的是当时的——

生:天气。

师:对!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细看短文,老师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

生(异口同声):空中的白云。

师:对!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咱们最后看看老师在文段的末尾一句写了什么?

生(异口同声):心情。

师:是的,很显然,在文段最后抒写了人物快乐的心情。(师一边点拨,一边板书)

以乐景写乐情

1. 交代时间

2. 点明天气

3. 描写景物

4. 抒写心情

五、悟方法

师:同学们,从刚才梳理文段的思路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乐景写乐情”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哪个环节呢?

生(异口同声):描写景物。

师:没错,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把体现你快乐心情的景物描写具体。那么,如何把景物描写具体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一个文段。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顺序是?

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

师:对,很好!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描写有序、层次分明。

师:我们来看看云状里的词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对,很棒!那云状里红色的句子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嗯,不错!再看看未添加任何形状的红色字体又是什么句子呢?

生(异口同声):排比!

师:请大家看看最后一行的“笑脸”,这句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拟人!

师:很好!同学们今天太棒了!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能把紫藤萝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是与作者灵活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分不开的!从中也告诉我们,要把景物描写具体,一定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作者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同时抓住了紫藤萝的形状、色彩、情态等多个角度。我们知道紫藤萝本是一种静态的植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变得灵动起来了。“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其实这些都是作者的?

生:想象之笔!

师:对!从这里我们又可以得到启示——要把景物描写得具体、生动,离不开咱们丰富、大胆的想象,对吧?

师:通过《紫藤萝瀑布》中的精彩文段,我们悟出了描写景物常用的方法:1. 描写有序。2. 善用修辞。3. 多个角度。4. 大胆想象。

六、方法示例

师:同学们,咱们从呱呱坠地至今,肯定发生了很多令我们开心的、幸福的甚至激动不已的事情;哪怕是学校老师、家人或同学给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让你如沐春风。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随堂练习本,参照下面的模式,以“开心的我”为话题,运用以“乐景写乐情”的方法写一段话。

参考模式:

那是_____(交代时间),_____(点明天气),_____(描写景物), _____(抒写心情)。

示例:那是盛夏的清晨,万里无云。轻柔的阳光透过树叶儿的缝隙直射下来,绿叶儿在微风的吹拂下闪闪发亮,地上的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我背起行囊,信步走向了广州白云新世界乒乓球俱乐部……第一次参加“广东长胶王”的单打比赛,居然夺得了季军,着实太开心了!

七、实战演练

生:练笔(十分钟)。

师:课中环视、辅导,搜集学生作品并展示。

八、出示等级评价量表

九、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练琪英):那是三年前的一个盛夏,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池塘里的荷花绽开了粉嫩嫩的笑容,柳树枝站在一旁,漫天飞舞的枝条向着过路人挥手。树梢上的鸟儿哼着小曲儿,给这夏日增添了几分诗意。我看着手中的获奖证书,又看看这美丽的一切,不禁笑了起来。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片段,你们给它哪个等级呢?看,这段话交代了时间,点明了天气,描写的景物具体、生动,最后抒写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对吧?

生(齐声回答):嗯,A级!

师:好的,咱们来读读下面这段话。

学生(朱晓珊):在某年的一个盛夏,晴空万里,小花儿仿佛也在学习我们防暑,躲在大树爷爷的身后;而太阳公公就很勤奋,天天都很准时上下班;小草仿佛在享受着,跟随着风儿的方向。阳光照射着我们,在向我们招手,而我们在阳光下打着怕热的篮球,篮球好像在说:“别打啦,这样我会被烫死的。”我们却偏要打着它,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裳,我们回去洗澡。

生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师:好可惜呀,没有写完,对吧,同学们?

生:是——

师:其实前半部分写得还是不错的,最后写上自己当时开心的心情就基本符合要求了。那大家给它哪个等级呢?

生:B级!

师:没关系,课后再加把劲儿,好好润色加工,把它变成A级!晓珊,你一定能做到的,加油!

师: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吧:秋风飒爽的季节已经到来。风,愉快地吹过浩荡的田野,吹过茂密的果林,也吹过人们的笑脸。我独自漫步在田野中,只见远方的果子红了,像小姑娘害羞时的红脸颊。石榴咧开嘴,露出整齐的牙齿,笑了起来。苹果也一个个从树上跳了下来,仿佛那活泼调皮的小男孩,在奔跑,在欢笑。看着这番景象,我的心情甭提有多开心呢!

生热烈地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对朱凯婧同学的写话也很赞赏!嗯,是写得很棒!鉴于时间关系,其他同学的作品老师下节课再给大家展示。

十、课堂小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分享的东西是什么?

生(响亮地回答):以乐景写乐情的方法。

师:请说说看具体方法。

生:1. 交代时间。2. 点明天气。3. 描写景物。4. 抒写心情。

师:描写景物要注意哪些呢?

生:1. 描写有序。2. 善用修辞。3. 多个角度。4. 大胆想象。

十一、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太棒了!好,请听好今天的作业:

运用以乐景写乐情的方法修改“开心的我”的作文片段。

要求:1. 不少于200字。2. 把景物描写具体。3.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任何一个老师都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上完“以乐景写乐情”之读写结合的研讨课,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执教者,一定要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一、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我个人觉得,无论上什么课,导入定要精彩,最好能在瞬间便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的思维明晰起来,能够在潜意识中明白自己才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

我记得在正式上课前,我是以与学生拉家常的方式来做开场白的。我告诉他们,“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我们开心时,我们眼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的;同样的,当我们身处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中时,我们往往也是欢呼雀跃的。也许这正如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看似“拉家常”的方式,其实就是把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然地勾起他们对快乐往事的回忆,顺利地进入新的课堂。

日本明治时期的芦田惠之助提出:“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显然,他强调的正是学生阅读、写作、听讲与语言表达的主人翁地位。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及时转变中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之教学法,以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为己任。

二、巧用现身说法

儒家學派创始人孔子在《学记》中提到“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亲近、尊重自己的师长,他才会相信、学习师长传授给自己的知识与道理!那么,如何让学生信赖你、亲近你呢?我觉得教师的现身说法几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我在给学生呈现“以乐景写乐情”的范文时用的就是自己的下水文。笔者以自己典型的亲身经历用极富正能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老师原来是一个如此幸运、神秘,有着如此傲人的故事的人。毫无疑问,这篇范文打动了所有在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与此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与思考力都在欣赏范文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便自然而然地变得活跃。笔者趁着如此轻松、愉悦的课堂,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讨、归纳范文中老师是如何通过“乐景”来写“乐情”的。事实证明,教师的现身说法对学生的触动非同一般,从后面学生作品成果展现的环节可以证明这一点。

[*本案例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初中语文自主高效学习型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ZQJKO1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