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大课堂促进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的分析研究

2019-09-10王景清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

王景清

摘 要:武术进校園势在必行,如何利用小学武术进校园这个势头建立体育特色学校则有待研究。文章以国家级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为例,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记录如何利用武术大课堂使武术进校园进而建立体育特色学校。

关键词:校园武术;武术大课堂;特色学校

一、武术大课堂是促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

(一)教育部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中小学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各学校要完善体育课程,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体育特色学校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根本,结合学校本土文化因素创造性地以某一项或某些体育项目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和实践,从而形成与其他学校不同又极具有个性的办学理念,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武术进校园的可行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印发〈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武术进学校势在必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张秋平主任明确武术的八大任务,其中把推进学校武术教育列为重中之重。教育部也将武术列入“七项”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也是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

(三)武术大课堂创建体育特色学校

武术大课堂是以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将同一年级的行政班级安排在同一节课里,由一名专业武术教师执教,其他任课教师当助教的一种教学模式。武术大课堂是普及校园武术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手段。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学校就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旗帜鲜明地确立“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武术进校园的运作。根据学生对武术的热情及认知度,结合学生的生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创编武术操教程,再通过武术大课堂进行全校普及推广,进而创造性地以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根本,大胆探索和实践,从而让全体师生形成与其他学校不同又极具有个性的“武德治校、武德兴校”办学理念,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武术体育特色学校。

二、武术大课堂对创建特色学校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武术大课堂是解决武术师资不足的有效教学模式

长期限制武术进校园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武术专职体育教师。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广州市番禺区专职体育教师有867名,武术专业教师仅有40名,占4.61%,武术专业教师严重短缺不利于武术进校园的开展。

武术大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克服武术专业师资不足的弊端,即使全校只有一名武术专业体育教师,也可以快速地在全校范围普及武术。武术大课堂能充分展示武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突显武术特色。通过不断的创作探究,形成符合本校校情的武术特色校本课程。

(二)武术大课堂使校园武术普及率达100%

开展武术大课堂能快速、有效地在全年级乃至全校普及武术特色课程。

沙湾镇实验小学开足开齐体育课,并紧扣学校办学理念开设体育课堂“2+1”新课堂模式。“2+1”中的“2”为常规体育课;“2+1”中的“1”即在每周三节体育课中的其中一节为整个年级同一节课上学校特色的武术课程。

我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以发展学生的武术兴趣特长为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以武术为特色的体育特色学校,弘扬尚武精神为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课程目标。1—2年级通过武术基本功游戏及简单组合动作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武术的文化礼仪及动作要求,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4年级通过简易武术段器械套路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的基础上认识侠义品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5—6年级通过武术太极拳的学习,让学生利用基本功动作简单编排组合动作,注重武德培养育善义之人,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武术操则为全校普及的校本课程,每位实验学子都能掌握一套武术操拳术及一套武术器械套路,校园武术普及率达100%。

(三)武术大课堂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武术大课堂能把聚集在一起的同年级班级分成一个个竞争实体,形成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授课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制定本节课的考核评价标准,授权于各班级体育委员及各个小组长,鼓励各班学生练习,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最终的考核评价,培育团结竞争的班集体。授课教师让各自班级竞争实体在体育委员及各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合作,相互学习,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培育团结互爱、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班级文化。

(四)武术大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舞台

武术大课堂比班级授课制更像一个大家庭。随着班级的增多及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的择友、交往的面也相应地变广。沙湾镇实验小学在开展武术大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致力于寻求一种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舞台的高效教学模式。武术大课堂经过学生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之后,积极为各小组、各班级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小组间的展示,也可以在年级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间的比拼。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规定动作也可以加上自编动作,组员之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突显个性、独具一格的武术动作。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五)利用大课堂促进“五个一”的“一校一品”建设

我校为促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建设,通过“五个一”(每周一节品牌项目体育课,每周一节品牌项目校内比赛,每月一次品牌项目嘉年华,每学期一次品牌项目校内比赛,每学期一次品牌项目文化节)模式,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沙湾镇实验小学一直秉承“武德办校、武德兴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一校一品”建设武术体育特色学校。利用武术大课堂,每周在全校各年级开展武术特色课程;每节武术大课堂都设有小组间及班级间的展示拼比活动,彰显学生个性;每个月进行一次围绕着武德“仁、义、礼、智、信”的班级文化展示,将武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每学年举办一次“武林大会”品牌项目校内比赛,拼比每届的“武林盟主”;每学期开展一次武术品牌项目文化节,不但使学生练习武术特色套路动作,还让学生通过访问、查阅、互联网等渠道去解武术,懂得武术产生的缘由及意义等。实现从武术特色项目向武术特色学校迈进,注重发挥管理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六)武术大课堂促进学校武术竞技队伍的发展

学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的基本训练基地,抓好学校竞技体育队伍的建设,开阔体育人才输送渠道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之举。

沙湾镇实验小学利用武术大课堂建设学校武术竞技队。在武术大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武术专职教师根据武术运动项目特点及要求设置专门的测试项目,旨在在全年级中挑选出最适合练习武术的苗子。利用武术大课堂的普及武术教学,将挑选出的武术队员集中在一块进行专业训练,保证队员训练时间的同时,提高被选上的队员的荣誉感。制定好武术竞技队的管理架构及管理方法(队规),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竞技训练,保证好武术梯队建设,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比赛,打造武术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三、结语

武术大课堂不仅是解决因武术专业师资不足而限制武术进校园的有效教学模式,还是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办学理念推广全校普及武术特色课程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相互竞争的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通过武术大课堂,将武术渗透到各学科中,开展各式各样的研究,使学生学武、知武、研武,并把武术融入大课间,扎扎实实打造“五个一”,建设“一校一品”,创建武术特色学校。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
85所学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教育部:2020年遴选2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特色化建设
赣州新增32所足球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
贵州省遵义市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