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徐海东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应用方法初中数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5-0000-00

0 引言

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光靠教师在讲台上对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生切实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因此,教师要营造出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应用兴趣教学方法时,要充分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学需要,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1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中要有很多逻辑性的知识点,而且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上相较于小学数学要难很多。很多中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习惯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初中生在刚接触初中数学时容易出现迷茫,找不到学习方向的现象。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灌溉式”教学方法,使本就困难不好理解的数学课,变得更加枯燥无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而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中营造欢快的教学气氛,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之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利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进而主动去地学习数学知识。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关键,一个教师的数学知识底蕴和性格特点,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一个优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的榜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得到更多的回应。所以教师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应用数学教学法,首先要从自身出发,转变以前的旧的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创新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其次教師要加强自己的数学知识底蕴,以保证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而且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而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另外,教师同时要加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学习,在应用兴趣教学法时难免会应用到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电子设备,而且教师在进行编辑教案时同样需要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一些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但是对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并不熟练,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情况良莠不齐。所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自身出发,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独特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各种先进科技的灵活运用,提升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1]。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兴趣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课堂信息化在学校越来越普及,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教学方法信息化,利用多媒体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方便学生去理解。而且声音、图像、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是学生的本性,对于新鲜事物中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播放有趣的视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小故事“菜市场内,老李在卖鸡,老王在卖兔子,一不小心兔子和鸡混在一起了,而且被布盖了起来,只能看出来有32只脚,11个头。这时来了个老张要把这些兔子和鸡都买走,可是老李和老王也忘记各自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了。这时小明同学说我可以指挥他们,每个动物抬起两只脚,就剩10只脚了,这10只脚都是兔子的,每个兔子还剩两只脚,那就有5个兔子,6个鸡”,播放完动画后,教师在以鸡兔同笼的问题为例,开始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这样的方法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风趣幽默的短视频,还可以营造欢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很多课堂板书的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数学知识在黑板上进行大量的板书,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在无聊的时间内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所以在教师板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溜号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要将课堂前准备好的板书利用PPT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就可以,既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避免了学生在长时间板书过程中溜号的现象[2]。

2.3 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唤醒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以自主探索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针对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互动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时,通常是教师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集中讲解,逐层分析地将知识导播给学生,虽然学生能够对知识做到很好的了解,但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式学习,在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先有教师对知识的重点讲解一遍,然后出相应的知识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分析解答。数学知识都是相关联的,虽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现在所学习的难点知识,但是学生可以利用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解,进而得到解决的方法,在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边进行引导,比如所学知识是“多元多次方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方程进行分解,将多元多次方程分解成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在通过小组间合作共同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得到正确答案后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和虚荣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题,以供学生们探讨学习,不过教师在设计数学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想要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题的时候要照顾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而且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学习之前学三角形时所遇到的知识;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式,思考一元一次方程所涉及的知识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兴趣教学法可以营造欢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底蕴,创造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灵活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敏.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147-148.

[2]吴彩云.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6):237.

[3]慕平.兴趣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61.

作者简介:徐海东(1979—),男,湖南新宁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应用方法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