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2019-09-03马良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危害消毒供应中心防护措施

马良华

【摘 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中选择18名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9例),对照组工作人员不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观察组进行安全防护,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防护行为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預后,观察组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防护干预,可有效改善工作人员防护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价值显著。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2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危害因素,多样的污染物品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如何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成为医院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问题[1]。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危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其职业危害。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中选择18名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9例),对照组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为24岁至50岁,平均为(37.00±3.12)岁,职业类型:护士4人、工人4名、消毒员1名;观察组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为25岁至50岁,平均为(37.50±3.22)岁,职业类型:护士4人、工人5名;两组人员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人员不进行防护措施干预,观察组给予安全防护干预措施:成立防护工作小组,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管理制度、清洗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具体操作流程等,并严格遵守。结合临床经验、疾病类型,小组讨论职业危存在的可能性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应急方案,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1.2.1 职业危害因素

①物理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具有多种大型器械,例如压力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超声清洗器等,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烦躁、压力等,最终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危害。此外,消毒供应室的环境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长期会使人员出现风湿病。对器械进行包装时的棉絮、敷料、粉尘等对使工作人员出现呼吸道损伤。②生物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器械时,器械上面一般会沾有患者是血液、体液、污物等,工作人员对其清洗时会出现感染,严重者会感染肝炎、艾滋病、传染病等严重疾病。③化学危害:消毒供应中心使用最多的化学物品为消毒清洗剂,此种物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腐蚀性及挥发性,长期接触此类化学物品会使工作人员出现皮肤灼烧感、对暴露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其出现呼吸道炎症或者肺炎等疾病,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1.2.2 防护措施

①物理因素防护措施: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工作质量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应按时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通风,可安装有助于减少噪音的装置,定期为工作人员发放消毒用品,例如橡胶手套、防水衣、水鞋、护耳塞消毒液等,设立淋浴设备,供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清洗[2]。对于包装时出现的粉尘,工作人员应在工作时做好防护工作,戴上目镜、口罩等,完成后立即进行自身卫生的清洁。②生物因素防护措施:在对器械进行清洗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戴上一切可保护自己的物品,橡胶手套应选择加厚类,对物品进行回收时,应避免使用双手直接接触,可采用镊子、止血钳等工具进行收取,对于出现不良情况的现象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接受检查治疗。③化学因素防护措施:对器械进行消毒工作时,应戴好防护工具,并保持通风,在进行投药、开瓶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因用力药液溅出。使用消毒剂擦拭器械时,应戴上防护工具,并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因剂量过多增加消毒室内消毒剂浓度,若工作人员出现不适应立即离开工作现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防护行为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统计学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防护行为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防护行为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等,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与医院工作质量,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会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其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危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措施,可显著提高工作人员防护行为评分,减少危害发生。王美贤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及安全防护效果分析”中得出结论:“研究组干预后在危险熟知、感染知晓、应急处理、操作规范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4]。”本文作者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得出数据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防护行为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防护干预,可有效改善工作人员防护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张丽丽.消毒供应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量控制与职业防护干预[J]. 贵州医药,2017,41( 2) : 183 -185.

柳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5):174-175.

何玲莉,邹毅,刘明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84-185.

王美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及安全防护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9):1449-1450.

猜你喜欢

职业危害消毒供应中心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