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发现学习中初中历史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019-09-01昌金鸽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发现学习初中历史

昌金鸽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与发现学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发现学习主要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教师从发现学习的特点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师生交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发现学习    初中历史    教师主体能动性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实的形式交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①“所谓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是指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发现学习是一种相当好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知识,以取得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本质是强调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在发现学习中,学生要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而不是单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设条件并给予帮助,而不是传授现成知识。那么,在组织发现学习中,教师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应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呢?

一、充分的教学前准备

1.钻研教科书,把握课程目标。

尽管历史教材种类繁多,但是历史教科书仍然是历史教学的最主要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它是完成《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材料。所以,“历史教学活动应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展开”②。

发现学习主张教师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其实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基础上的。历史教科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知识背后都是别有深意的,包含潜在的线索、框架等。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应该有全局意识,懂得挖掘隐藏知识。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意味着教师要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内涵等通过阅读论文、教学参考书等途径有充分的了解。在准确掌握教材全部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理解课程标准突出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要灵活增添新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充实。比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节课时,教学重点是诸侯争霸,教师应该从前面所讲的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周王室衰微这两方面引出诸侯争霸的原因,然后通过成语典故或者结合视频讲述诸侯争霸的结果,难点在于诸侯争霸的利弊,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有目地地增加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2.制作教学设计。

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进行有趣的教学设计,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加工,将知识体系转化成更加适合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制作不仅依靠教科书,还要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能共同为教学服务。

二、组织发现学习

在钻研教材、制作教学设计后,初中历史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还表现在问题的提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信息提取的方式等四个方面。

1.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中心点。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代》中王室衰微内容时,教师通过出示几则简单史料,涉及经济、政治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王室衰微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王室衰微的表现聚焦到经济上生产方式的变化,政治上周天子失去绝对控制权,诸侯王不听周天子号令,诸侯王实力大增。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让学生探究知识,而不给出现成的知识,并不断给予学生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学习。

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直觉思维是超出原有的仔细规定好的步骤,是一种跃进的、越级的采取捷径的方式。不论是在正规的学科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小学生,都需要也都可以使用直觉思维,区别在于使用的程度、性质。

学生的直觉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直觉思维的完整体系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布鲁纳在书中提到:“那些对于问题,愿意先作猜想再辅以分析证明的老师,更能够使学生形成猜想与直觉思维的习惯。”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使用直觉思维。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动荡的春秋时代》这一课时,对于动荡的原因可以先请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推测,或者是自己先对原因进行推测,告诉学生原因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政治方面的,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教材中的资料进一步加工,得出结论,这就是利用直觉思维不断检测,不断靠近正确的结论。

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即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直觉思维,共同进入课堂学习。教师示范带领下的直觉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后再理性分析思考的过程都是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能动性的体现,更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因此,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地猜想与证明,运用直觉思维回答问题并对问题不断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3.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因,“对于同掌握某一学科的内容有关的持久式的学习来说,却是绝对必要的”④。学生总是受各种外来动机的影响,比如,避免惩罚或得到奖赏,或与同学竞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内在动机,或把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来说至关重要⑤。对历史学习的内容本身和学习过程感兴趣的学生,内部动机往往特别强,从而推动他不断研究、不断学习,最终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刺激学生,有趣的课堂会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进一步爱上历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历史是发自内心的,不会觉得枯燥烦闷。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教师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具体的、简单的,更多地使用图片,使用故事化的語言传授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比如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入中引入“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下对这节课内容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成为有自我发展动力的人⑥。学生对于历史课的期待在于觉得历史课有意思,老师知识渊博,上课亲切,课堂教学活泼生动等,也就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影响学生学习心情的因素之一。教师通过改变教学语言、教学方式,提高史学素养,借助教学工具等努力刺激学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配合教师进入课堂学习中,融入教学情境中,而不再依靠外在的不稳定的动机因素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学习,是轻松的、愉悦的,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

4.强调信息提取。

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是学生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前,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取信息的前提是对信息进行组织,对知识进行分类筛选,选择有效的组织方式对知识进行记忆。比如教学《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时,对于各国的争霸战争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忆然后让学生复述,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教师可以将表述方式换成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比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在故事化的讲述中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这样故事性的组织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将学生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完整的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即教师如何教,教的效果如何;二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即学生如何学习,学的效果如何。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基于课堂标准,目的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发现学习的能力。

发现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习课题、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全都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在组织发现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做教学反思,发挥主体能动性,根据课堂教学效果修改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教师服务于学生。

发现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对于学习材料的利用、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思考的角度、学生的表述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等都要进行综合全面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只有正确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有利于学生发展。

总之,发现学习不只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教师在准备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更可以贴近学生学习,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1.

②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8.

③张梅,徐旭辉.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证布鲁纳教育理论的合理性——读布鲁纳《教育过程》有感[M].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84-185.

④[美]奥苏贝尔,著.佘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5.

⑤⑥王天蓉,徐谊,编著.有效學习设计——问题化、图式化、信息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猜你喜欢

发现学习初中历史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