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军事语

2019-08-27张赫

速读·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马超盔甲三国演义

张赫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经典名著之一,全书描写了三国时期各势力的政治军事斗争,《三国演义》描绘了各种军事战略,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军事制度、武器和战场。这不仅为后人再现了三国时期各势力的混战,也为后人研究三国时期提供了有力的线索。

一、《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军事语

(一)兵势

在三国演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军交战时,双方首先安排自己的军队,然后必须有将领在战斗前交战,然后双方交战,最后一方战败逃跑。因此,部队可以分为统帅排兵布阵、将领战前、军队胜败的情况。

统帅排兵布阵:

古代行军战争强调合理有序的编队。军队要有合理的治军方式,战胜敌人,取胜。吴起说:“兵不在众,以治为胜。”对这一理论,《三国演义》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

在战争开始前,统帅需要把军队有序的驻扎,有条理的安排。此时,统帅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如地理环境、如何驻扎有效防御和攻击等。例如书中:①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驻;②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③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

例①中的“下寨”和“结营”是军队战斗中的重要环节。统帅需要利用当时的地形,达到有效的军事防御目的。在第二个例子中,“据”和“接应”表明,关键的地理位置被领导占据,各部门可以灵活协调,以期有效地打击敌人的军事力量。例③,东吴邓艾将军赞扬了蜀国著名将领姜维,他在夜间敌人进攻时,能够很好地管理军队,没有惊慌失措。

(二)谋略及心理

将军在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取决于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分析,对敌我力量的理解和正确把握,以及将军的心理。谋略的斗争是智慧的较量。《三国演义》中对将领谋士的谋略策划及实施描写的丰富且精彩,例如:樊城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天下为之大惊。就在曹操考虑迁都时,司马懿发表了自己独特的军事见解:“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今孙刘失好,云长得志,孙权必不喜;大王可差使去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按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围自解矣。”此次司马懿他洞察和分析孙刘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政治联合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显示了将帅谋臣的战争策略对于战争形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没有军事心理学的名称,但许多军事书籍都涉及到相关内容。《三国演义》包含了许多典型的军事心理情节,包括战斗心理、战备心理等诸多方面。例如,起初,韩遂和马超联合起来与曹操作战。经过几次战争,情况不利于韩遂和马超,曹操将发动致命的攻击。为确保全胜,曹操在决战前夕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反间计:一是在决战前单独遇到韩遂,“只讲旧事,不讲军情”,使马超“非常怀疑,一言不发地撤退”。然后亲作一书于韩遂,中多涂抹、修改,马超见到越发疑心。最后,曹洪当面指出,使韩遂无法辩驳,马超终于与韩遂决裂,曹操利用内乱成功了。

(三)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建安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由于长期战争、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征兵困难,开始实行不同名称的募兵制度,以保证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文人世家建立了独立的户籍,与平民家庭、世世代代的军人、军人的流亡罪及其家庭分开。同时,规定书生家庭中的妇女不得外出结婚,书生死后寡妇仍应与书生家庭结婚,以培养书生的后代。吴国还实行了世袭的军事领导制度,将军是世袭的,吴指挥下的士兵世世代代遗传,他们的家人和军队住在一起。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五环兵、凉州兵、蜀南飞军、吴龙兵、吴山岳兵等。

(四)兵器

本文讲的兵器主要是士兵的装备,三国时代士兵的配备,防护装具是做为头盔的“兜鏊”,士兵的头部主要由一个半圆形的铁冠保护,游泳池的后部由铁皮制成的“曲调”保护,以保护后脑、脸颊和颈部。

用来保护士兵身体的盔甲在三国后期很流行。它被称为“穿盔甲的袖子”。它的形状就像一件现代短袖衬衫,主要由铁片制成。因为铠甲带袖,所以可以连带保护士兵的上臂与腋下。汉代刘胜墓中也出土了一套类似的盔甲,但汉代的盔甲可以在胸口打开,穿的方式与衬里相似衫,而三国的筩袖铠胸前不开襟,以增加防护力,所以穿得时候要像现代穿ㄒ恤一样从头套入。

除了盔甲,其他类型的盔甲也出现在三国早期。以曹植的《古帝王官甲表》为例,文中介绍了黑光甲、亮光甲、双挂甲、锁环甲和马甲五种装甲。由于这五种盔甲在南北朝都很流行,甚至有些直到唐朝都很流行,学者们推测新的盔甲可能出现在三国时期,只制作既费时又费钱,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穿得起,直到南北朝逐渐在军队中流行,比如说,三国后期的骑兵很可能是小规模的马甲。

三国时期士兵使用的盾由汉代士兵常用的长梯形盾改为梯形盾。它的形状通常是长的六角形,中间的脊稍凸。它装饰着动物的面部图案,可以用木柱支撑在地面上。三国时代的盾并没有实物出土,现存的实例是来自敦煌莫高窟的西魏壁画中。

(五)阵法

阵法是古代行军打仗不可或缺的作战形式,就是所谓的行军布阵。行军是指军队进入战场的状态,部署战场是指战斗到达战场后开始的状态。在战争中,战斗双方必须要组成战阵,才能发挥各种兵器和兵类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一大群人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杀死敌人,而好的阵法往往能以寡敌众。

三国时期,兵力部署非常精细。一般来说,部队部署应考虑以下因素:指挥官的位置、阵中兵器的排列分布、各兵种的行进速度的差异应该如何搭配、布阵的地形、敌军的武器兵种以及训练程度。

例如曹操指的是阎良排在山脚下的位置,旗、枪、刀清晰,威严。

《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的陣法,比如有混元一气阵、八门金锁阵、八卦阵、长蛇卷地阵等。

猜你喜欢

马超盔甲三国演义
铁骑犁波联合制胜
身体的盔甲——皮肤
A 45-µJ,10-kHz,burst-mode picosecond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synchronously pumped at a second harmonic cavity
奥拉夫的盔甲
马超尊顺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穿盔甲的大蟀哥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