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实践研究

2019-08-27刘雪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东盟广西职业教育

摘要:广西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探索出一条民族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道路,但在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仍存在瓶颈,需要密切政策协商,完善合作机制;完善资金支持,扩大合作规模;依托“走出去”战略,深化合作内涵,逐步构建起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基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广西;东盟;职业教育

近年来,广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日渐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枢纽、新高地。2016年,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2007.9亿人民币,广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358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广西累计投资项目578个,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投资占实际对外投资额的54%以上。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互信不断加深,广西与东南亚、南亚的经贸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广西职业教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走出去”战略,主动对接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农业、物流、铁路等行业中培养大量复合型国际人才,覆盖越南、印尼、泰国、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东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广西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举措与成效

“十二五”以来,广西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陆统筹的独特作用,不断推进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搭建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出一条民族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1],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强化省级统筹规划。“十二五”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全区开放发展大会,并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全区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办学方向、目标任务和改革重点,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从省级层面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设计。

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5年,广西启动《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目标是构建广西与东盟、欧美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2016年,广西与教育部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全面提升广西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质量和水平。

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十二五”期间,广西相继印发《广西留学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外国来桂留学生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来桂外国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面向东盟的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管理专项配套文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政策组合拳作用,全面推进广西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为推动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构建多元平台,区域影响力逐步扩大

搭建研究平台。建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智库,开展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学术研究、政策咨询。近两年,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出版多部学术专著,近200篇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给广西职业院校开展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搭建对话平台。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与广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4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为中国-东盟国家政府、学校、企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交流、开展项目合作、探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建立国际化标准,搭建可持续的合作平台。2017年联展暨论坛以“共建现代职业教育,共享‘一带一路繁榮”为主题,东盟10国代表,职业院校代表、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等超过1000人参加了论坛系列活动。论坛上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河江、谅山、广宁、高平)签署备忘录,建立双边教育定期洽谈机制,五方就学术交流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和实习实训等达成共识,共同推进中越边境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搭建培训平台。建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农业人才培训中心等9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人才培训中心[2],推进国际交流、证书培训、职业研究、技能竞赛、资格认证“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为东盟地区培养了语言、农业、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7000多人,接受越共中央组织部委托培训越南青年干部1000多人,职业教育服务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举办68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300人次。

搭建产教平台。2017年,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云南、黑龙江、内蒙古、西藏、新疆等中国边境地区职业院校共同发起《中国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倡议》,倡议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联盟旨在集聚中国边境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对接边境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面向东盟国家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老挝琅勃拉邦省技术学院、万象-河内友谊技术职业学院和泰国三甘烹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东南亚职业院校签订了办学合作协议书,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互访、社会实践交流、专业教师互换、学分互认等合作交流。

(三)扩大办学规模,双向留学工作蓬勃发展

率先在全国实施公派出国访学研修项目。2017年,广西财政资助访学经费达2000万元,每年都有超过2000名的在校大学生和教师赴境外交流学习。“十二五”期间,来桂学习外国留学生为4.7万多人,其中东盟留学生3.7万多人,广西已经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出国留学的主选地之一,成为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人数排名前列的省区[3]。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积极推进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划拨专项资金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赴东南亚国家学习培训。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和培育了一批知华、友华、亲华的新生代人脉资源,他们在改善和发展东盟与中国友好关系,促进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积极传播广西传统文化。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通、交往密切的人文优势,与东盟国家200余所职业院校通过组织中国茶文化、民族服装、剪纸、壮锦、贝雕等短期培训和体验活动形式,密切了师生交流,加深了东盟国家师生对广西职业教育的了解。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希尔顿酒店集团共建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传承基地,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开展“伊尹学堂”项目,传授中华民族烹饪技艺技法。

积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广西教育厅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东盟留学生文化节暨东盟留学生百名家长看广西”“中国-东盟高校青年领袖峰会”“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等活动,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政府、学校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成就,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服务企业“走出去”,跨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实施“走出去”计划。按照“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大实施“企业走进东盟职业教育伴随计划”,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广西依托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等9个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基地,为东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00多人。主动配合中国企业实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伴随计划”,通过在东盟国家设立专业教学点、输送优秀毕业生等途径,为中国走出去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400多人,覆盖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跨境产业发展。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以跨境为特色的跨境贸易、跨境旅游、跨境物流、进出口加工制造、跨境電商、跨境金融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广西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中国-东盟边境跨境产业集群,形成了跨境物流、跨境电商、东盟文化旅游等服务东盟跨境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群,为中国-东盟边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着力打造跨境电商专业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专业群。

二、不足与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广西职业教育在互联互通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中形成了面向东南亚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高地,但是职业教育在对外开放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评选出的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50强榜单,广西没有一所职业院校入选。对比同样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其共有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和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3所院校进入50强院校榜单。50强榜单“国际影响表”显示,广西在“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专任教师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指导时间”“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开发国(境)外认可的行业或专业教学标准数”和“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等7项指标均落后于云南。由此可见,广西面向东盟地区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广度、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国际化整体水平仍需大幅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广西不断深化同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参与互联互通、商贸物流、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区域合作,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初步形成。在“十三五”期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密切政策协商,完善合作机制

一是开展东盟政策研究。充分发挥区内高校比较优势,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国家经济社会、人文发展、职业教育等政策研究,破解广西与东盟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学历互认、学分互认、资格互认等瓶颈,加强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动高职院校建设国家级东盟问题研究智库,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东盟学术问题研究机构,使广西成为东盟问题研究、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中心,为我国和东盟各国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政策互联互通提供决策建议。

二是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加强政府高层对话,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与东盟国家教育领域高级别人文交流,形成与东盟国家定期交流工作机制。统筹规划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总体布局和举措,研究推进面向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继续发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和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等合作交流平台作用,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协调推动一批务实合作项目。

(二)完善资金支持,扩大合作规模

一是设立政府奖学金。设立职业院校东盟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吸引更多南亚、东南亚学生来广西学习,扩大留学生规模,尤其是贫困留学生比例,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打造“留学广西”品牌,让广西职业院校成为广西与东盟地区人文交流根据地。

二是扩大留学规模。通过校企、校校联合办学、吸纳培养留学生、拓展技术服务项目和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加大与东盟国家合作院校师生交流力度,加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对外国留学生的服务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监管机制。

(三)依托“走出去”战略,深化合作内涵

一是持续推进企业“走出去”。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广西职业院校伴随企业走出去,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示范等项目输出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打造人力资源区域国际培训基地,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广西与东盟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让东盟及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二是积极探索开放互通的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利用好现有的五大平台,共同探讨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可行性,共同制定区域职业教育标准、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促进互联互通,不断探索区域性职业资格框架合作与交流,培育区域性对外开放特色;建立合作开放的“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互认、资格互认,开展广西与东盟国家学生技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打造互利共赢的职业教育利益共同体,助推丝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要素和人力资本的跨区域配置与流动,提高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基本情况介绍[EB/OL].(2017-05-10)[2019-01-13].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03/2017_zt03_gx/17zt03_yw/201705/t20170510_304269.html.

[2][3]刘雪梅.“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2):33-34.

猜你喜欢

东盟广西职业教育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