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2017-01-03梁丽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前景展望东盟中国

梁丽英

[提要] 我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双方在不同领域内的合作不断深入,贸易总额增长迅猛,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合作关系的发展。本文介绍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找出两者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希望中国与东盟之间能够排除困难,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8日

一、绪论

中国与东盟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确定了友好的贸易关系,且双方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自贸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将继续深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快速的增加,贸易交易总额逐年攀升,2003年交易额仅为558亿美元,而这一数值到2015年增加到4,720亿美元,增长快速。随着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受到文化差异、政治差异、经济差异的影响,阻碍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分析,有利于减少双方贸易纠纷,稳固双方良好的贸易关系,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二、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现状

(一)贸易额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在2015年达到4,720亿美元,在2014年达到4,804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相信在今年这一数值有望被突破。与1991年贸易总额84亿美元相比,增加了56倍,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具体见图1。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增长情况来看,进入到21世纪以后,贸易总额增长速度开始加快,除2009年和2015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贸易总额持续增加。从依赖程度来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度在东盟贸易伙伴中常年排名第一,东盟也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其中重要的目的在于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扩大双方经济利益。在2008年中国与东盟就自由贸易区的事情进行协商洽谈,并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覆盖人口多(19亿人)、国家多(11个)、交易数额大的特点,自贸区建成后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该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双方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自贸区贸易总额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图1)

(二)相互投资持续增加。自建交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总额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5月底,双向投资额累计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双方之间投资涉及领域众多,包括建筑、物流、贸易、制造业、服务业等。图2是2003~2015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相互投资的情况。每年相互投资数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除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4年世界经济下行影响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现大的增加,其中2006~2008年期间年均增幅超过20%,2003~2006年年均投资额保持在30亿美元左右。从中国在东盟地区之间的投资情况来看,2003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投资额度较小,快速增长是在2007年和2008年,年均增长近3倍,且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让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减少。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之间相互投资持续增加,双方贸易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始拓展在其他领域中的合作,亚洲投资基础设施银行的运营标志着双方之间的合作迎来新的发展点,该银行由中国与东盟共同投资成立,双方将在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和深入,同时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建设也说明双方将加强在电力、桥梁、农业、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双方互相投资的数额将会快速增长。(图2)

(三)经贸关系日渐加深。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加深,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标志着双方不仅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还进一步拓展了双方的合作领域,合作关系逐步走向了机制化。目前,双方最高合作机制已经逐步建立:包括“高层领导人会议”、“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中国-东盟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东盟北京委员会”以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这些工作机制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共同促进双方在各个经济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也标志着双方经贸关系日渐加深。

三、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是东盟整体的经济水平与中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仅如此,东盟各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新加坡工业化程度较高,而缅甸、老挝等国家经济欠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的不一致不利于成员国之间进行经济协调,阻碍了双方的深化合作。除此之外,近年来东盟成员国都以中国经济为发展模板,在出口战略方面也与中国相似,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并且国内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人工成本较低,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这点也与中国出口产品类似,因此经济优势不能形成互补关系,一定程度上对双方深化经贸合作关系造成大的影响。

2、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摩擦和矛盾。东盟成员国之间互为邻居,历史上常因领土问题发生摩擦,如马来西亚与印尼、印尼与菲律宾之间常因岛屿问题发生争吵;不仅如此,柬埔寨与泰国内部政治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泰国在2006年、2009年和2014年先后3次爆发政治冲突,给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减小了投资者对泰国市场发展的信心,东盟成员国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局面,给双方贸易往来带来很大的影响,成为经贸关系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东盟成员各国之间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得同盟国之间没有良好的整体性,各自都以本国的利益为主,缺乏大局观念,内部合作缺乏必要的妥协与让步。除此之外,没有一个掌控局势的国家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内部矛盾日益加深,影响了外来投资者投资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东盟经济的发展,这使得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合作,某些关税政策无法实施。

(二)政治方面。由于中国与东盟不少成员国之间彼此相邻,领土争端问题也由来已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南海争端问题,这也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深入合作的重大障碍。南海问题的核心在于南沙群岛,从历史上看,我国早在宋朝就对南沙群岛进行命名,也是最早对其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因此南沙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这一点无可争议。东盟国家制造南海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进一步加大本国领海的范围;二是南沙群岛对于各国来说都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且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储藏着巨大的油气能源。南海问题升级后,一些大国和集团为了抢夺军事要地限制中国,扩大自身对于南海的影响力,塑造中国威胁论,暗地支持东盟国家制造南海争端,这使得南海争端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来说,南海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这已然成为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一大障碍。

四、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一)区域内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加强。由于中国国内制造成本不断攀升,原本的低价劳动资源优势也逐渐消失,政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提升产业的技术性,淘汰落后产能,其中劳动密集型、利润率低的产业逐渐向外转移,其中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的转移目的地,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具有低价劳动力资源的东盟成员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中国国内企业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及制造成本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需要向国外市场转移,而东盟各国具有劳动力、土地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双方各取所需。中国企业通过产业转移,带来先进的技术,利用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优势获取利润,东盟各国通过企业投资,解决人口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双方之间相互合作,合理分工,共谋发展,相互促进。因此,东盟成员国应当为外商投资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政策上给予大的支持,硬件上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境内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结构升级是发展中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任务艰巨,而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之间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东盟国家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并且与中国的旅游资金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因此中国游客去往东盟国家旅游的人数常年居高不下,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热门旅游国家,被国内游客称之为“新马泰”,且国内旅行团常年推出“新马泰”7日游等活动,因此东盟国家在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排行中常年位居前10名。双方也一直深化在旅游配套产业方面的合作,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地区酒店、餐饮、健康等服务业的发展,不少中国投资者到东盟国家投资服务业。目前,中国和东盟10国作为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正式运营,双方在服务领域内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

(三)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一体化进程。金融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之间可以尝试部门自由化,加快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措施如下:首先,应当继续推广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化,贸易本币结算化是加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方式,政府应加快贸易本币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贸易本币化提供硬件支持,减少本币化结算时间;鼓励企业在区域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增加企业贸易本币化结算的积极性;同时,稳步开展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挂牌交易和兑换业务,大力支持东盟国家本币互换人民币资金用于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其次,优化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化合作,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合作,促进资本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最后,应当共同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区域间金融代理结构设置制度,保障区域内资金高效、安全和便捷流动,并积极建立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形成跨境金融监管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云亮.当前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左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及前景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3.

[3]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

[4]王瀚一.区域主义视角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D].吉林大学,2015.

[5]沈铭辉,仇莉娜.中国-东盟经贸关系40年:回顾与展望[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6.1.

[6]李玉贵,韩文静.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成果与展望[J].前沿,2015.5.

[7]孙婧.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8]佟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前景展望东盟中国
吉安市井冈蜜柚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