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在线课程建设状况和建设思路分析

2019-08-21戚旭红

商情 2019年30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建设现状在线课程

戚旭红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党校的在线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过从现状来看,当前的党校在线课程依然存在使用频率少、课程需求低、评价体系难、学员体验差情况。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课程正在向与党校发展更契合的方向改变,整个网络技术应当和党校的教学计划积极融合,形成线上线下的“双线”的课程体系,从而加强党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因此,在线课程的建设要配合党校的发展形式,形成应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出双轨培训机制,让学员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个人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 在线课程 建设现状 建设思路

信息技術已经在党校中被广泛应用,然后目前的党校大都只开设的线下课程,在线课程同时只是作为线下课程的附属物,起到素材供给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带入学员的课程学习内。这种状况致使在线课程没法有效发挥出自身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改良,使之能更配合党校教学项目的推进[1]。

一、党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一)对在线课程的态度两极分化

不少学校对于在线课程是否应该完全替换传统教学仍然带有疑虑,部分教师认为,党校课程包纳的东西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政法与经济学、党史党建等,所涉及的内容繁多,单纯依靠纸质教学是没法将这么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任务中的,因此必须和在线课程结合,而反对者则认为,党校的教学是对于精神理念的熏陶,是对于个人品德、政治立场的培训,依靠在校课程没法没法起到将思想理念植入学员思想深处,起到培训出优秀共产党员的效果。

(二)课程内容与学员的需求差异

党校当前施行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在社会各界对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在线课程无法很好的满足学员的成长需求,结合党校中的在线课程建设占比来看的话,课程的建设规模已经具备雏形,但在整体的数量上还是偏少,真正依靠在线课程来进行课程教学的学科其实并不多,访问量也存在落差。而从教学的具体框架和内容上看,在线课程通常是依靠授课录像、文字教案等教学媒介展开习题、测验等教学任务,这致使在在线课程中,拓展课程的资源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在类型上相当淡薄,对于学员的知识与思想的扩宽性不强。

党校的学科很多且结构复杂,在理解难度上门槛颇高,如“马列主义基本在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思潮”等,这些学科的体系庞杂,内容晦涩,在知识学习上过于学术化,这也限制了其他学科的学员加入到这些课程中学习相关知识。

当前的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时,依然采取老式的听、看、测试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机构单调,缺乏吸引力,也造成学员不愿意深入学习在线课程。

(三)教学体系与学习评价体系难以对接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员在学习中要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客观地进行评价,从而起到跟踪记录学员状况,改良学员学习效果的作用。然后可惜的时,很多党校的在线课程都没一套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使评价系统展现出最真实的学员学习状况和进度。再加上师资和技术上的缺失,评价体系反而成为了在线课程发展的壁垒。

三、改进党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党校在线课程建设思路主要应当集中于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以及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这二者决定了教师的能否合理的创新机制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党校的在线课程应当以学员为中心辐射性的向周围添加学科项目,丰富在线教育体系。

教师要根据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各自的形式以及特点,调整微课、慕课、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开展形式,在基于网络移动端的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的1:1结构体系,甚至将教学主体完全放置到线上课程上,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一)统一对线课程的态度

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懂得在工作之中应用新教学技术,加强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基础条件。教师必须面对全新的教学事务,并根据实际的课程开展状况进行取舍和雕琢,帮助学员实现自我,在没有建立正确的网络意识的状况下,学习会成为学员进步的阻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员,同时也帮助自己建立互联网意识,在不断思考和辩证间,认识在线课程的内在价值。在教育之中,教师本身也处在一个学习状态,要使自身的知识学习以及能力培养得到充分的成长,诸如数据收集、传输、课程视频剪辑等等,在线课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规划,提高教学质量,有更多的时间展开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让教学能力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之余也实现自我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在线课程的正确认识,要在教学中融入在线课程教学和运用意识及观念,具备一套相应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在线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员足够的学习自由度,去发挥自己尚未发掘的潜力。在线课程是这一种教学模式的更新,它使得教师能够在教育中扩展出更深的内涵和特点[2]。

(二)跨界学习

国内的在线课程有三种开展模式,其一是校方自己建设线上平台,为学员的学习提供相关课程,其二是校方依托第三方的综合平台,给学员提供课程选择空间,比如在线网络培训或者课程频道之类,其三是线上线下结合,也就是本文中提及的方法,在线课程由教师自行创设,线下的课程则由技术团队负责,比如Coursera、Udacity等课程提供商都可以帮助校方实现课程整合,优化资源。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要用平台取代层级,根据线上线下课程特点设置课程,这样可以打破原本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在线课程的实施模糊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等级、主体关系,所有人,包括学员在内都是课程建设的主体,而基于这一点,校方要对课程有严格的建设标准,必须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课程建设。以此提高课程质量,帮助学员获得更好的个人素质。

(三)让课程富丰富化

教师要使用手中的信息资源为学员创造一个更自由、更自治、更开放的学习氛围,在这个环境中要充分保留学员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可以将刚刚获得的实际自身进行运用,同时在应用中保持独立的思想习惯,对在学员中存在个性突出、能力凸显的学习对象,让这些个人素质优异的学员获得精神上的充足体验,加强新时期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兴趣,通过在线课程中积极加入各学科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相关课程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让学习兴趣得以加强。在线课程的主要功能与性质就是交际应用,而对使用者来说,其最大的要求就是正确表达与理解,教师在制作在线课程时,需要尽量让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能涉及到多个领域,比如在制作《神圣家族》的在线课程时,可以适当在其中加入《关于费米巴哈的提纲》的内容,并加入卢卡契的研究结论作为对比,让学员探析,马列思想从诞生到走向成熟,这中间的变故与改变原因,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哲学学科的内容。在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教师要在制作课程时适时添加和教材相关的课程素材,让学习主线丰富化,以此让学员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结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线课程的推广和发展是不可逆的教学趋势,校方要定期对教师展开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好的在线课程制作方法,而教师也需要改变自己对在线课程的看法,运用灵活的方式将在线课程带入自己的教学中,帮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詹先平.“互联网+”背景下的党校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4)22-22.

[2]陈斯胄.“互联网+”视域下的在线课程体系构建.[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5.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建设现状在线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相结合的改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