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9仝玉霞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

仝玉霞

【摘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适时地、恰当地运用各种思维导图,可以使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得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联想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能有效地满足这一点。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可视化的网络语言,其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大脑技能,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记忆力。因此,加强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十分的有必要。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可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的思维模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的地图与结构,继而拓展思维能力,更好地对内容进行梳理与分解,在简化学习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樂趣,并将其应用于文本阅读、诗歌讲解及作文写作中,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与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教学效率。

一、认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它最开始是一种将放射性的思维,创作成具体的笔记的一种方法。随着不断的发展,思维导图逐步演变为一种将思维形象具体表现为文字和图像的工具。人的思想是发散的、放射性的,像一个充满了无数节点的无限延展的网,大脑中的思维、记忆,如音乐、美术、文化、语言、学术、旅游、交友等所有的脑部所想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节点,而每个节点又不断地向外扩散,以此构成我们头脑里的所想。思维导图为这张网绘制了一张图文并茂的生动地图,是开启我们思维和逻辑方式大门的一串钥匙。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人们使用思维导图,就是充分把图画和文本结合起来,利用图文并重的优势加强记忆。使用思维导图前需要先确定主题中心词 ,然后把与主题中心词有关系的因素,用互相隶属但不同的彩色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中心词与具体的图像、各种色彩等建立起记忆链接,加强学生的记忆 。

三、思维导图的优势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最终还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行总结归纳出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加强和提高 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必定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懂得把生活经验与课本里的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合自己,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认知体系和表达方式。所以,现代语文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教学那种强调记忆背诵、强调模仿、强调知识的复述,转向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习方式。平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巧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乐学爱教双赢的目标。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方法指导,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识字教学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基,同时还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受到年龄、汉字本身特点的制约,小学生的识字进度缓慢而艰难。而识字进度的缓慢又影响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的诸多要求及真正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地认识更多的汉字,提高识字量。作为语文教师,应巧妙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充满趣味的思维导图识字练习,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拓展识字,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乐于识字,以便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在教学《鲸》这课的生字时,其中有个“肺”字,学生特别容易写错,于是老师就想办法在网上查阅了关于“肉月旁”的相关资料,利用“思维结构图”展示了“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让学生知道“肺”字的偏旁“月”表示的是肉,跟身体的器官有关,在这里是“肉月旁”。接着让学生写出其他关于“肉月旁”的一些字,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写出了很多“肉月旁”的字。这么一来,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肺 ”字,并且能很好地理解“肉月旁”的意思。

如果说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有效工具,那么正确认识每一个汉字是学习汉字文化的起点,也是学生未来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的基础。一个人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这个人将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识字教学既是未来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学习的重点。一线教师要学会经常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识字学习的组织形式。

(二)变形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立体性

作文是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具备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从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是否学会了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是否具备语文素质。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上写作课常常把学生关在教室,让学生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在这种与世隔绝、脱离生活实践的封闭式环境进行作文训练。小学生作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环境、来源于学习环境。可是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因为平时没有用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不少学生对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谈不上把它记下来。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部分是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完全不是自己的想法,违背了作文的本意“我手写我心”,也禁锢了学生那颗富有想象力的大脑,学生的作文也因为缺乏生活之水的灌溉,枯燥乏味、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时常常不知道写些什么,不知道从何下笔,对作文“谈虎色变”,形成一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在学习运用思维导图后,教师尝试着让学生在写作前先运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如写《童年趣事》这个单元的习作时,教师让学生先找出自己本次习作的中心词,再请他们围绕中心词思考准备写哪些方面,一边想一边画,让自己的写作思路立体化,学生看着绘制好的写作思路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文章思路一目了然,文章的材料安排也了如指掌,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个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连平时一些写作“苦难户”也能写几百字出来。思维导图带给学生写作的好处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五、结语

总之,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就像是一棵放射性的“知识树”,可以非常形象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序列性,帮助学生掌握整理语文各类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善用各种思维导图,会事半功倍。这样既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达到师生爱教乐学的效果。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究,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使孩子们养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的习惯,建立各自的知识体系,真正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升美.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18(24).

[2]陈宏保.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9).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