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趣语文教学乐园

2019-08-15王维强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因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对小学生审美教育的重任。本文首先简要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意境、现代教育手段和古诗词联想教学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情趣语文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学也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小学生能在体验情趣语文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能从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能让学生基于核心素养下全面发展。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美教育能不断优化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的优美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有助于小学生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其次,审美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能发现美,更能创造美。通过审美教育,使小学生能清晰理解学习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和情感,并将这种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传输到生活和学习中去,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最后,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语文词句和篇章的情感传达,更能觸动小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陶冶小学生的审美情操。

基于此,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必须自始至终都要贯彻执行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不断优化审美教育的策略。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 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审美引导

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指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师要明确学生应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师生互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挖掘出教材内容中的美好词句和章节,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语文的美好和语言的魅力。

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包含了自然美和语言美两大类。教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述中发现大自然及自然中生命的美好,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美妙的文字描述中体验出语言意境的美。这样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观。

当然,要想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审美素养的提升,不论从生活中的衣着打扮上,还是从工作上的态度和授课中,都要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修养,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去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 创设优美的审美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

由于语文自独特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细微之处都蕴含着美的资源,教师要具备将这些美的资源通过创设优美的审美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能力。学生通过全身心的融入优美意境,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进一步激发审美激情。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审美意境,比如可以创设与自然实物有关的意境,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真实的感受来感觉它的自然美,也可以运用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容,感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从而树立审美意识。

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景加深印象,从而更进一步去体会其中的美感,可以巧妙设置情境,在朗读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并根据朗读进度配合展示桂林山水的真实图片,使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产生对美景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

(三)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正是现代教育手段的体现。多媒体教学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了教材以外的强大的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种美景的描写,教师都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事先搜集到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文件,并在教学时按照审美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这样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真实地感受课文中描述出来的自然美景,在理解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更加激发学生对自然的赞美情怀。

另外,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体验作者优美的语言艺术,融入优美的语言意境,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更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二者都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月光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教学在“月光曲”的音乐中进行,在音乐的播放中,让学生体验月光曲出处的意境,尤其是兄妹俩在听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语言描述,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语言之美。

(四) 利用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对古诗词的学习,象征着文化的传承。所以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古诗词的学习,更要提倡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美更为浓郁。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联想教学法是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在理解古诗词时很有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并配以合理有效的优美情境,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意境中品析诗词,理解诗词中展现出来的“美”感,从而实现在诗词的欣赏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边配上适合宁静夜晚的令人放松舒缓的音乐,并引导学生联想月圆之夜,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仿佛白色的冰霜一样。学生在联想中体验夜晚宁静的月光美,同时在教师的深入讲解中,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所以这种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不断优化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能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升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审美引导;创设优美的审美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并利用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姣娇,王宗海.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7-188.

[2]马志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38.

[3]郭军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5):68.

作者简介:

王维强,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