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和谐公园植物景观层次分析

2019-08-15段艳红朱万祥

园艺与种苗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型种数新乡市

段艳红,朱万祥

(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和谐公园位于有“豫北明珠”之誉的新乡,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滚滚黄河,占地面积约6 hm2,南邻平原路与新乡市政府大楼相望,北依开元名都大酒店,地理坐标为 35°18′N,113°54′E。由于新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656.3 mm。园内植物郁郁葱葱,环境优雅。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和谐公园内的植物群落层次结构进行调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和谐公园绿化美化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新乡市和谐公园现有东西2个景区,调查范围包括园内所有植物,重点调查疏林草地。调查方法是实地记录调查,并对植物整体和局部进行摄影,其植物种根据《中国植物志》《园林树木学》[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进行鉴定验核,并统计层次中植物的科属、名称及其拉丁名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层次种类

新乡市和谐公园内园林植物种植层次共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种类型。其中垂直结构分为2层、3层、4层、5层,水平结构分为水上、滨水、草地。和谐公园的绿化树种中被子植物占有一定的优势,以蔷薇科、木犀科、杨柳科、豆科植物为主;裸子植物偏少,以松科、柏科植物为主,由此突出了北方地区植被的特点,并且充分地表现出了其结构上的层次性和协调性。

2.2 园林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园林植物的生活型体现了园林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型结构的多少能反映出植物群落层次的丰富度,生活型越多,植物群落层次越丰富。根据其生物学习性和生长习性对和谐公园的园林植物生活型进行调查分析。和谐公园园林景观植物中有乔木61种,占总种数的36.61%;灌木85种,占总种数的58.03%;棕榈植物3种,占总种数的0.89%;藤本植物4种,占总种数的2.68%;竹本植物2种,占总种数的1.79%(表1)。乔木、灌木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棕榈植物、藤本植物、竹本植物却较少。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公园在绿化时没有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建设。

表1 新乡市和谐公园植物生活型组成

2.3 公园园林植物的水平结构

和谐公园的植物配置总体上属于规则式布局,该种布局方式多采用“中心轴对称”,使周围环境显得庄重肃穆、简洁大方。例如入口广场,与市政府大楼和开元名都大酒店在一条中心轴上,自成一体相互映衬。但在一些小区域的植物配置中也采取了自然式或混合式,使得公园景观更加生动自然。后山的小游园就采用自然式,使得周遭环境幽静深邃,曲径通幽,有助于市民在此娱乐、休闲。而在广场开阔区多采用混合式,这种配置的好处就在于既不妨碍运动健身,同时环境清幽有助于运动后的休息恢复。

和谐公园的树林草地和水上滨水区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特别是后山和水面的充分结合,形成了环山抱水之势。且其水脉一直贯穿全园,从西起大瀑布至东边大湖面,水形变化多端,给整个公园的水平结构增加了情趣。

2.4 公园园林植物的垂直结构

植物的垂直结构组成不同既能反映出景观层次的多少,影响景观美感,又能表现出植物群落的抵抗力。通常,垂直结构丰富的植物群落更具有观赏性,更能抵抗外来影响。经调查,和谐公园内主要道路的行道树大约60%为单一乔木,40%为乔灌混合。

在广场开阔区的垂直结构为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广场开阔区中上层植物有银白杨、银杏、二球悬铃木、泡桐等;下层植物有火棘、圆柏、龙柏、南天竹等(图 1~2)。

在树林草地区的垂直结构主要是纯乔木和乔灌草结合2种形式。由于树林草地区内有大量人员,因而在植物配置上多用高大乔木与常绿灌木相结合,如银杏、垂柳、紫叶李、大叶女贞等,不仅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而且能提供足够大的绿化覆盖面积(图3~4)。

图1 广场开阔区植物垂直结构

图2 广场植物配置

图3 水景植物配置

图4 树林草地区的垂直结构

3 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外来树种少,植物多样性缺乏。和谐公园内园林植物种类大多为乡土树种和北方树种,如石榴、白蜡、栾树和国槐等,对南方树种的引进较少,导致公园内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减弱,不利于提高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植物生物多样性来看,缺乏变化的少数植物大范围使用容易产生病虫害,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因此,应当积极引种,尽量增加园内园林植物种类。

3.1.2 后期养护、管理不够。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表明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新乡市本地土壤pH整体偏碱性,不利于植物生长,尤其是对于外来植物更是如此。和谐公园内的新植树木整体长势不好,显然缺乏后期养护,如爬山虎长势萎靡和大量死亡。

3.2 建议

3.2.1 增强垂直结构,多增加更多层次的植物形态。针对植物层次单一、垂直绿化缺乏的问题,应通过适当减少乔木,增加花灌木地被及叶色树种的方法,提高植物垂直结构绿化率,垂直绿化,加强植物对建筑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也是缓解公园空间小、人员多、人均绿地面积和空间景观少的重要途径[4],从而改善公园环境,使植物丰富多彩,生态效益显著。

3.2.2 积极引种,保证植物多样性丰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园林树种的多样性能体现功能目标的多样性,增强森林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虽然较少的植物种类容易形成一定的景观绿化框架,但显得过于单调,缺乏变化,从生物多样性看,缺乏变化的少数植物大范围使用也易产生病虫害,因此应积极引进外来物种,增加园林植物多样性。但在引种时要防止物种入侵,避免出现物种泛滥现象,破坏当地物种平衡。

3.2.3 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应根据公园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土壤质地和水源的不同,结合公园绿化的总体规划布局,通过选择适合公园环境特点的各类绿色植物,运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手段,营造出多彩缤纷的公园植物景观。并保证满足各类植物的生理需求,健康生长,使园林植物的绿化作用和美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生活型种数新乡市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河南省新乡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新乡市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模型
云中山南岭栲群落的生活型与叶特征研究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