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

2019-08-12曹晖

北方音乐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音乐教育特色

【摘要】民族器乐作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地设计民族器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活动,既彰显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又增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心。本文从民族器乐的形成和特色、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作用发挥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族器乐;音乐教育;特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长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省市形成了不同的器乐演奏风格和特色。但整体民族器乐的发展符合歌唱、舞蹈、说唱、歌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看到民族器乐传承的脉络,将这种丰富而深刻的民族藝术形式与高校的艺术教育相结合,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民族器乐的形成和特色

(一)民族器乐的形成

由古至今,音乐形式由诗歌、歌曲、和舞蹈三部分构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时期,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巨大发展。汉代的歌曲是由一个人边敲打节拍边歌唱,跟着管弦乐器合奏完成,对以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如优雅飘逸的《酒狂》,深沉悲壮的《广陵散》。唐宋时期的歌舞曲目是在民歌和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乐器、声乐和舞蹈的表演形式。汉魏以来的大曲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歌曲类型,除了能够独唱外,还广泛用于说唱、歌曲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从五代到明清时期,说唱和戏剧都伴随管弦乐器合奏,演奏者从伴奏的声乐曲调中选择一些曲调进行处理,并播放一些富有旋律的曲调作为乐器音乐。

在乐器的发展中,周朝根据不同的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土、丝等。为了突出音乐演奏的音调、音色和强度的变化,无键的乐器受到普遍关注。胡琴、三弦和二胡在乐器旋律的丰富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器乐与声乐之间关系密切,整个乐器的发展历史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声是最完美的乐器。

(二)民族器乐的特色

民间器乐的曲目直接或间接源自声乐的器乐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明清时期的歌曲、歌剧、民歌等。然而,人们对这种声乐模仿并不满意,创作了与声乐作品有关的器乐,具有较好的乐器演奏特性。专业词曲作者在主题选择、音乐风格和音乐技巧方面有更多的创新,除了融入个人风格和特色,他们更注重乐器的旋律和演奏技巧。

音乐工作者在社会上重视民间音乐,收集和研究了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保留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立了各种传统风格的乐队,在乐器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将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最早在高校开展了民族器乐课程教学,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而专业的课程。器乐演奏利用西方乐队的优势,提升了民族器乐的表现力,使传统的器乐音乐多样化。近年来,有一个类似于“女子十二音乐坊”的民族器乐团,他们将传统的中国民间器乐融入现代音乐艺术表演中,为国家民族器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民族器乐的生存空间、表现形式和展示平台,促进了民族器乐的发展。

二、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

高校是继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存。应试教育使审美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研究纳入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极为迫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找到正确的价值观,认同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并愿意传承有建设性的意义。

民族器乐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富有旋律的《梅花三弄》,在结构上,不仅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圆体”特征,还表现了真实与虚拟融合的辩证思维。在音乐的表现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追求具有深层含义。音乐的开始是优雅并富有旋律的节奏,在严寒的冬天,树木枯竭,只有梅花在宁静的山谷中傲然挺立。接着播放的五音主题旋律清晰、明亮而泛音。这些片段在不同的视角上描绘风,梅花在凝重的姿势中摇曳,依旧安静而美丽的样子,强大有力的穿线技术所奏的节奏匆匆而过,八度音乐的旋律和剧烈的节奏时而出现。音乐被推向风雪的意境,梅花受到风的吹拂。最后,由泛音播放的轻盈而缓慢发声的结尾短语转向主音,整首歌平静地结束。似乎在风和霜的严峻考验之后,梅花恢复平静,欣赏这种民族器乐演奏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使精神境界升华。

民间音乐更注重比例感,在主体精神的感受中追求和谐的境界。中国民族器乐思维的形式主要是线性的,强调单线旋律的横向变化。音乐结构大多是松散、沉重的,节奏灵活性很大,并且有很多扩展和收缩的空间。当大学生了解民族器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类别、表演形式和创作手法时,可以体验各种传统艺术元素与日常生活的融合。高校是未来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传播中国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舞台。

三、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不合理

经济快速发展使高等院校需要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许多高校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盲目扩大办学规模,招入了大批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专业人数的增加迫使专业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在民族器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模仿他校现象较为严重,缺少该校特色,没有具备独立风格的办学模式,仅仅重视教学方面的知识,对教育内涵性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全国民族器乐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进行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有些院校在大一的时候没有安排器乐课程,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对专业教学课程安排较为单一化,缺乏科学性。某些高校的民族音乐专业的培养计划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化的设计,导致专业教学内容格式化,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学术素养具有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师在课堂进行民族器乐教学时,理论教学方式是最主要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可能掌握的比较牢固,但同时,学生的创新性想法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创新思维能力比较局限。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只注重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对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相对缺乏。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时的模式教学痕迹严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兴致不高,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占据主要位置,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影响了整体专业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学生的艺术素质不高

在高校教授民族器乐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问题,而且缺乏艺术实践教学。这不能准确测试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实践水平,民族器乐的专业学生实践机会受到局限,舞台表演经验和技巧性演奏水平不足。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余,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际表演,专业知识巩固不足,缺乏良好的专业性,很难为学生实施高质量的专业教学。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对民族器乐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时,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更加重视,相对而言,教学课堂氛围、过程的把握缺乏具体分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 不愿意学习课堂教授知识,仅仅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内容涉及较少,但民族器乐的演奏较为复杂,需要全面性理解,学生的知识不全面会限制专业水平的科学性。

五、民族器乐教学作用发挥的探索

(一)合理化设计教学目标和课程

同质化现象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计和人才目标培养上较为严重,导致教学模式缺乏地区特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因此,高校需要制定具有学校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教学计划。具体来说,对于实践教学模块进行相应调整,与理论知识相对应,民族器乐专业学生能够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知识来进行专业训练。民族器乐的学生应该具备表演、音域和音色的知识,以及舞台上的演奏技巧,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模块,主体性与专业性突出特色,而教学模式化痕迹太过明显,导致教学内容的枯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实施多样化的课程,逐步丰富各种教学内容。首先,高校应在大学一年级为专业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为以后实践作好准备;其次,进行民间器乐演奏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内容丰富化。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在课堂进行知识传授时,并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反而是一种模式化教学方式,理论知识的传输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导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太融洽。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缺乏艺术实践经验,导致学生缺乏艺术素养。高校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走出校园,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增加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开展校园民族器乐表演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办一些专业民族乐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得以成长,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五)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在进行评估時,应该充分了解目前的实际需要,不能泛泛而谈,缺乏实践性。高校应该对专业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学体系最终还是回归于教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合理性评估,了解学生的意愿,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要全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要客观,使教师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民族器乐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教育。

六、结束语

民族器乐教育在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艺术院校的稳定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族器乐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中国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综合性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应注重民族器乐教育的传承,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作者简介:曹晖(1975—),男,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及西洋铜管乐器教学。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音乐教育特色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