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创新研究

2019-08-05刘莹李竹青田美玲曾思洁

成才之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刘莹 李竹青 田美玲 曾思洁

摘 要:为适应“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环境,理工科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持续深化,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体现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已提上日程。文章重点阐述“互联网+”背景下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创新性地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推进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7-0002-02

2015年,我国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围绕“互联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联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成为百家争鸣的热点。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联合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院校也置身其中,社会和企业对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2017年2月,一场关于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专家们探讨了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形势下,高校如何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更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有问题,还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并能解决未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引领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

以管理素养为例。我国十三五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点改革内容,而管理思想是创新创业思维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生走进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基本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协调能力等管理素质,走进企业需要具备时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管理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背后的技术难题可以由技术团队来解决,但涉及客户定位、盈利模式、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成本结构、边际成本等问题,都需要运用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分析。在这种背景下,跨学科、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更加为社会所需要,他们能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定的创新精神、人文关怀与技术理论进行完美的融合。

培养具有科学探索精神、拥有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所在。通识教育着重能力锻炼、学习方法获取、职业道德和性情培养等,强调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纵观国内理工科高校,学生大多具有严谨的思维和理性的逻辑,拥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进一步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投入,引导学生探索并获得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并了解方法的价值所在,能融会贯通地使用这些方法,则能够使学生领悟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表现形式。

二、“互联网+”时代下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比较

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国内外高校多采用“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中的一种或多种。我国大学的前两年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剩下的学年让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美国大学则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安排。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不只有一种形式,每所高校都在逐步探索并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核心通识课程体系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等学科,由六大模块60余门课程构成。课程体系注重文理结合、科学与人文融合。从修读要求上看,学生在“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模块中至少修读6学分;在“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两个模块中至少修读2学分。

美国高校按照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四年内交叉排列的方式进行排课,大部分高校都提出以自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授比例较小。如麻省理工學院高度重视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通识教育,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文科通识教育渗透到本科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理念和实践具有连续性并朝着更广博、更自由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1.构建基于“新工科”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未来的工科发展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从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前提出发,高校应以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功能集成、知识模块的系统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逐步递进,建立全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并贯穿学生的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观念和思想教育,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实现通识教育培养质量的突破性改善,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首先,高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演进对课程体系进行长远规划。每一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应分阶段、分层次、持续连贯、不断深化;对每一类素质都要按照“贯穿整个大学时代”的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时间分布等方面进行精心思考和设计,尤其要关注和处理好不同类课程及其内容的“独立互补的横向规划”与同一类课程及其内容的“层次递进的纵向规划”的关系。

其次,设计课程体系时应重点考虑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融合性等原则。基础性原则要求高校将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明确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科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导向性原则着重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人的社会适应性与创业教育,又要关注人格的完整性等人的特性教育,如思想品德、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人文素质、文化品位等;融合性原则是人文、自然、社会三大学科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与世界相融合、专业与通识相融合。

2.跨学科教学打造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育部、財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专门提到,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研究型大学意识到了跨学科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打破传统的系、教研室的形式,让不同背景的教师跨学科组建教学团队,有利于统筹优势资源,为拓展教师资源开辟有益的路径。对跨学科课程进行知识整合,使原有课程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将教学内容置于“互联网+”这一大背景下,将与学生毕业后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相对应的知识进行模块分解,实现不同学科间思想的交换,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创新教学方式,开展适应社会形势的课程改革探索

(1)协同教学体现课程差异。协同教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团队,彼此协同互助、优势互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协同教学强调差异性教学,能够通过带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协同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强调适当的差异性,在知识结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等方面形成互补。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针对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协同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讨班、独立研究等四种教学形式,其中研讨班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课程的讲授较为活泼,科技类通识课程多有实验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首先,利用小班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更为容易,知识的碎片化趋势更为明显,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反而被弱化,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受到极大挑战。“传道(信息的传递)”和“授业(知识的解读)”环节可以被互联网在线课程、大班教学等替代,唯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解惑(差异化的问题和个性化的探索)”功能需要小班研讨来实现。互动式的研讨,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对特定的主题或现象进行解读。其次,利用考试方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能力:打造教学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一起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主动探索。课程考核的内容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课程考核的标准是集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多样化考核。再次,将学术讲座作为教学补充:针对通识教育课程中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践扩展,邀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从业人员,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讲座交流或经验分享,将实务方面的内容作为课程主体的有益补充。

4.加强教学管理,健全制度建设

从学校层面来说,设立专业化和常态化的管理机构是加强通识课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可以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真正落实。因此,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和计划的制订、教学团队的研讨等。

从实践层面来说,应以规范的思路、科学的引导、信息化的建设来完善通识教育制度体系,制定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以实现全过程的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例如,课程的开设需要经过通识教育委员会专家科学合理的评审;需要建立期中反馈、期末总结等多元化信息反馈评价系统,健全并推行备课、研讨、听课、助教等工作制度,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和预期目标。

人类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由科学和人文加以体现。在“互联网+”和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开创大学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理工科高校必须打破专业壁垒,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会贯通。这一融会贯通的基础应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而这一核心的实现,需要持续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相关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侯翠红,胡国勤,任保增,刘国际.新工科建设产学研融合 培养卓越化工人才[J].河南化工,2017(12).

[2]刘世明,陈惠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学通识课教学改革[J].阴山学刊,2018(01).

[3]王银玲,于磊,刘文富,叶苗,王启,梁光胜.基于新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黄淮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09).

[4]刘永富.关于理工科大学本科生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设置的若干设想[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