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轮法:突破《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学

2019-08-04沈英

关键词:化学

沈英

摘 要: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也是后续高中学习的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点纷繁复杂,运用通常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两轮法,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建构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

关键词:两轮法;化学;酸碱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71-2

一、问题的提出

酸碱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众多,占全书的45%左右;基本概念特别抽象,如酸碱盐的概念;基本理论难以理解而要求很高,如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规律;然而,学生课本呈现的知识是很浅的,而且系统性不够。但酸碱盐知识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也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它试图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抽象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为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化学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突破酸碱盐的教学难点。

酸碱盐知识是各地化学中考卷中的重点,直接影响着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到各市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以近三年苏州中考化学试卷为例,分析如下:

从上表分析,可知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多少是影响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了帮助学生渡过学习过程中的这个难关,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素养,我以认知结构理论为依据,采用两轮法,对酸碱盐教学过程进行突破。因此要很好地完成酸碱盐知识的教学,并达到教学要求,运用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很困难的。

二、两轮法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的认识操作实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完善。认知结构(个人心理认知结构)是指作为认知主体的人通过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知”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所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建立在脑神经生理结构之上的大脑功能结构。建构机制是认知系统中最核心的机制,是直接完成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实现认知结构变化的程序和步骤。

两轮法试图通过实现学生认知结构基础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完善。第一轮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实现认知结构基础的组织。例如:在第一轮教学中,注意酸碱盐概念的形成与学会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初步掌握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典型物质的性质。第二轮教学是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并结合自身的心理特点,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结构重新组织的完善。选择合适的题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第二轮教学中,通过典型的酸与碱化学性质归纳出酸与碱的通性,并作适当的延伸至对硝酸化学性质的学习,当然,延伸时要注意物质的特性,如:硝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两轮教学过程

第一轮教学过程中,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不随意拓展,要求学生掌握的层次也较低,让学生初步建立基本的认知结构。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酸碱盐,在第七章开始时,我补充了酸碱盐的概念,虽然这种概念有点老,但有助于学生对酸碱盐的把握。以《几种常见的酸》一节为例,第一轮主要让学生掌握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盐酸与硫酸的检验,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等,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轮教学过程是在完成第一轮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补充两节内容:一节是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另外一节是六类物质的相互关系,以帮助学生将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然后仍按节次进行教学,当然要侧重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方面是巩固复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化知识,运用比较网络的形式,再次审视教材,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的目的。因此在《几种常见的酸》的第二轮教学中,我们从酸的定义出发,引出酸的通性,让学生能把握一类物质的性质,碱和盐也一样归纳它们的通性。为了深刻领会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我补充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理出了十个常见离子的反应,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离子是否在溶液中反应的困惑。

通过离子间的相互反应,使学生初步把握一类反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两轮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对于酸碱盐的教学,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将深奥的规律浅显化,能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对认知结构的建构有极大的帮助,也能培养学生多思多动的探究能力。而两轮实验教学旨在强化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具体如下:

第一轮实验是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随堂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更为清晰的现象,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做好《酸的性质》及《碱和盐的性质》两个学生实验,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巩固和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认识。第二轮实验主要是师生共同设计实验,以探究一些练习题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适当的试剂用多种方法来区分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已变质的氢氧化钠中還有氢氧化钠?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更为准确而深刻的认识,认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通过典型的盐:碳酸钠、硫酸铵的性质探究进一步了解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两轮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及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是了解、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的良好途径。

第一轮习题教学侧重巩固基础知识,做些简单的练习。在《几种常见的酸》的第一轮习题教学中,我们编写了一组习题:

1.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

第二轮习题教学则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弥补认知结构上的缺陷,因此在第二轮习题教学中,我们又编制了如下习题: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2-3、OH-

B.Na+、SO2-4、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2.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混合: ;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2-4,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A.试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①发生的反应                ;

B.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3.……

每次练习之后要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正确的理解、分析、推断得到强化或者使错误的认知得到及時的矫正。第一轮习题讲评中侧重帮助学生纠正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偏差,夯实基础。第二轮习题讲评中,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重视归纳题型,总结规律。

三、结语

运用两轮法突破酸碱盐教学,使我校的化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见下表:

应该说明的是我校在这三年中每年在小学升初中的过程中,都有70名左右的优秀生源流失,使我们的教学也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优秀率方面更难提高。

两轮教学过程、实验过程、习题教学三方面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共同目标是实现酸碱盐教学的突破,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两轮法试图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防止学生分化、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等方面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为祖国输送更多更好的人。

猜你喜欢

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化学:举一反三,有效学习
化学与健康
《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