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拓扑心理学角度浅谈音乐审美活动心理机制

2019-07-25刘世虎于仙

人民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空间隐喻心理学

刘世虎 于仙

一、音乐审美活动中拓扑

心理学的主要体现

(一)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行为公式

Kwrt Lewin的拓扑心理学将行为和心理事件并提:环境虽同而人不同,或人虽同而环境不同,都可引起不同的行为;而且同是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相同的环境也可有不同的行为,由此提出著名的公式B = f(PE),即行为(B)随人(P)及环境(E)的变化而变化,行为随生活环境(LS)的变化而变化,行为是心理空间的函数,该公式对心理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Lewin提出的场理论探讨了影响特定情境的各种力量和因素,并将少量拓扑学的概念用以描述行为的改变模型。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人所感知到的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还有身处的物理环境以及在欣赏音乐时的心理环境,即在音乐审美过程中的行为环境。这种行为环境包括人的过往经验和当下经验,形成了审美活动中的行为公式:B=f(PE)=f(LS)。不同于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开放的,常受域外的影响,其影响之大足以引导人的行为,这也是为何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人的心理机制可以受音乐的影响而变化的原因,这种来自域外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化的意识进行融合,经由审美行为将这一阶段的审美目标不断更新。

音乐审美活动心理机制存在三个阶段:“解冻”—“转变”—“再冻结”。这三个阶段则是基于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下加以描述的。

(二)心理生活空间与疆界的概念

1.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

拓扑心理学借用拓扑学来陈述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以及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心理生活空间是存在的,虽无法准确度量,但有其自身结构、边界和区域,因而存在移位、连通和障碍等问题。

2.疆界的概念

在拓扑学中,区域的疆界由一条不规则的闭合的约丹线{2}构成,一个区域结构的变化常与移动的变化有别,但两种历程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变化和运动是具有相对性的,一个区域的移动意味着整个疆域的改组,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动力与势能。

然而,人不是完全一致的一个单元,而是有不同程度分化的对象,促使这个“点”在曲线环境的范围内不断运动,人的结构以约旦曲线与环境分离,其内部被区分为运动、知觉区域,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它以其内部的需求和准需求通过运动区域以影响环境,反之外部环境的情况及其变化则由直觉区域通过疆界地带传送到人格內层。

这个疆界地带需要考虑其动力的性质,也因此将人的心理生活空间与知觉空间、行为空间、行为情景进行了整合,在对心理生活空间进行描述的时候,须考虑这些环境范围之间的差异。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审美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联觉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我们会把大提琴的音色比喻为“悠扬”,小号的声音比喻为“明亮”,短笛的声音比喻为“清脆”等等,这些比喻都是基于大部分人的联觉而得出来的,在欣赏类似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类形象生动的音乐时,有的人会联想出关于相关动物的画面,有的人会关联到交通工具,有的人会联想到天气、人物说话等多个场景,这些都来源于心理生活空间不同直觉区域疆界的作用与相互作用。

二、音乐审美活动的心理环境

音乐审美活动中环境对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个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我们所研究的“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考夫卡所称的行为环境——这个环境本身不是心理的,这个行动才是心理的。因此,我们把这个针对于环境的行动用心理空间的概念进行分层,我们也可以用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理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作用于人行为的环境也是具有流动性、动力性、可塑性的。

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审美活动的多样性和层次分化,根据拓扑心理学基于物理学的动力观点,我们可以将音乐审美活动的心理环境同样分为三类: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准概念的环境。由于个体的差异,这三种环境实质上是不可分离的,从结构上和音乐的概念一样,它们是融合的动力性结构,不可做单独的分析,音乐不可脱离审美活动而独立存在,在某种认知的角度来说,成人的知觉空间的层次分化更为复杂,不能够仅依靠这三类心理环境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其本质是无法脱离的。

在Lewin行为公式中所强调的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心理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这个准环境的概念有别于考夫卡的行为环境,将人陈述为生活空间的联系的、不分区域的一个点。

(一)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准实在环境

当不同的人进行音乐审美活动时,以人为个体作用于某个时间或场中音乐的准实在环境是不一样的。在准实在的环境中陈述心理生活空间时要包举也仅以对于个体的当时状态发生影响者为限的事实环境。

音乐审美活动的准实在环境包括一切在审美过程中出现的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个体认识的基础,例如,个体所存在的物质环境:居住地、民族、信仰等,它并不是完全的“客观的”“逻辑上普遍的(logically general)”,但对个体的当时状态产生影响,即环境本身。

(二)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准社会环境

音乐审美心理活动中的准社会环境指对社会中的关系、行为产生意识。不同于社会学中所规定的社会组织的客观性(objectivity)和实在性的知识论的问题,它陈述一种生活空间所需处理的社会心理的事实环境。个体的准社会环境可以包括个体和他人的关系(人际环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地位、职业等)。

比如,与朋友去听一场音乐会的感知体验和与爱人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的感知体验是不一样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知觉体验不同,这种受准社会环境所影响的感知也会作用到个体接下来的音乐审美活动中。

(三)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准概念环境

音乐审美活动个体概念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准概念环境是一个模糊的对于过去行为过程的综合。准概念的环境也是构成心理生活空间的要素之一,首先,人在预期要达到某种目的时,要充分了解指定的事实而适应其客观的结构,即个体在过去的行为过程中构建的相关的概念体系,这种准概念的环境会帮助主体进行相关的活动。由于准概念环境的不同,不同个体所关注的焦点是不一样的,这个焦点就是由准概念环境引导的。

例如,欣赏一场古典乐的音乐会,有的人会昏昏欲睡,有的人会感动流泪,有的人会鼓掌叫好,有的人会觉得技术欠佳,这与个体过去的相关经验有关,有的人曾经受过专业的训练,有的人只是对古典乐有一个粗浅的了解,有的人根本听不懂古典音乐,这都构成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准概念环境。

三、音乐审美活动心理隐喻空间的构建

Kurt Lewin的拓扑心理学认知理论认为,宇宙是单数的,心理的空间则是复数的。心理空间可以根据知觉的范围以及对象进行调节,心理隐喻空间是人在思维活动中两个概念域之间关联映射而构成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稳定而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认知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本身具有多重性质:相似性、整体性、象征性、传递性、同构性、一致性等等。构建音乐审美活动的心理隐喻空间需要根据概念合成理论将本体和喻体的联结及指向,通过主体自洽,经过连接、冲洗、合流的心理运作机制来完成。

(一)心理隐喻空间的概念

在多数情况下,音乐审美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解冻”的过程,进而促使行为发生改变。同时,隐喻也是音乐引起共情的重要手段,把握好不同个体心理生活空间的隐喻结构,可以对个体行为的趋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拓扑心理学中对隐喻空间的表述为:不论何种空间,不论何种形状,面积等属性如何,都是等效的,这些多维、多形状的空间,都表达出一个心理隐喻空间,汇总到同一个意义的归结点。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我们可以将隐喻理解为打破原有疆界的工具,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与对应。隐喻创造的本质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已知心理空间中挖掘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内涵或外延,从而开拓出的认知空间。

隐喻多用于艺术活动中,在音乐审美活动中隐喻是沟通作者与受众的桥梁,将两者的概念与相连,从而达到目标域的统一。

(二)音乐审美活动与心理隐喻空间

隐喻中始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心理空间的相似性主要有两类:一是物理相似性(physical similarity),二是心理相似性(mental similarity)。我们将隐喻相似性称为感悟相似性(perceived similarity)是施喻者自己对这种联结始源域和目标域两者关系的相似性的一种洞察和感悟的呈露,换句话说,“隐喻是施喻者的一种心理映射”。{3}

音乐审美活动较其他审美活动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固化的事物可以去参照,音乐存在的本身具有哲学性,既是语义性载体,又是非语义性的艺术,既是意象的,又是具象的,既是物质存在,又是意识存在,既可以被外化,又可以被内化。如果我们将产生在音乐中的行为当做主体间的一种映射,这个概念就会清晰起来:作曲家与听众作为两个主体,乐曲中的某一个音乐动机作为作曲家向听众倾向的一个意识的映射,这个映射从本质上讲是不固定的,具有流动性、弹性和可塑性,由于听众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将作品中的隐藏意义与表象相结合,进而形成隐喻,这个过程就是心理隐喻空间形成的过程。隐喻的建构, 属于一种二重结构,主要表现为显在的表象与隐在的意义的叠合,所指向能指的秘密嵌入。无论是作为一个单一的隐喻表述,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寓言结构,隐喻必须建构一个有意味的表象或者有张力的形式。{4}

(三)音乐审美活动中心理隐喻空间的结构

Lewin指出,在任何一个场中都会存在两种相反的力:一种是助力,可以帮助人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一种是阻力,会阻碍个体实现目标。{5}这两种相反的力是个体在进行音乐审美活动中建构心理隐喻空间的重要因素。

由于心理隐喻空间的结构涉及到心理学在拓扑几何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在这里只作简要阐述。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在空间关系中“部分”(part)与“全体”(whole)的概念,与这些概念密切相关的还有“点”(point)的“周围”(surrounding)的概念。

其次,如果这两个区域的交点为零,那么这两个区域则互为“域外”(foreign)(如图3);假使一个区域的任何一点都在該区域内则称为“联系的”(connected)。

这三种区域的空间关系是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结构范式。

音乐审美活动中环境中存在的所有元素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不同的区域,声音则构成了这些区域结构变化的条件,使各区域意识在场内进行作用,每一个音乐元素的变化都可能会构成心理生活空间结构上的改组,隐喻则像是一个贯穿所有区域的“臂”,形成各不联系区域的交通。{6}

在图5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疆界未经变化时,想要完成由A至B的改变需要突破两层疆界;当A通过隐喻实现“解冻”过程,只需要突破一层疆界。通过隐喻来实施审美活动可以减少改变过程的动能消耗,构成“解冻”——“转变”——“再结冻”的模型范式。比如,当我们向没有音乐基础的幼儿传达“这一旋律被称为一个乐句”,即使幼儿能够清楚记得你所讲的话,但却不能够形成经验作用于其他音乐审美,但如果换个说法“旋律和你一样需要呼吸,它会留下一个让人喘息的气口,气口之间的距离就是乐句”,幼儿会自动将呼吸的概念带入到音乐审美中去,并作用于其他音乐作品的欣赏,“旋律气口”=“呼吸”是在审美过程中的隐喻(“解冻”),“乐句”是“转变”的新的信息,乐句概念的自动带入是“再结冻”。

四、音乐审美活动心理隐喻空间的多维性

音乐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就是声音,引导心理隐喻空间在音乐审美活动中进行变化的主要实物与媒境就是在活动场内的声音的集合。由于区域的疆界有不同程度的坚实性以及区域在移动过程中疆界地带可提供不同程度的摩擦,这些过程都以疆界或疆界地带对于移动的抵抗为根据。{7}关于音乐审美活动中心理隐喻空间的不同区域的疆域结构在移动中的变化,我们可以逆向推出情境具有以下几个动力特性:

(一)流动性(fluidity)

一个情境若愈易流动,则其他条件倘若各相等,在这个情境产生特殊的变化所需要的势力也就越小。环境的流动性和人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常赋予在某个空间内的某些区域以较大的稳定性,如吃饭、睡觉等有规律行动的区域,而一个情境的结构的认知模糊度与它的流动性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体来说,新生儿的情境最富有流动性,人在情绪更为激动地时候更易受感动也与情境的流动性有很大关系。也因此,越早接触音乐的幼儿会对音乐的感知力更强,其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越丰富,对于其他事物的感知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弹性(elasticity)

弹性是将改变了的情境恢复原来状态的趋势。情境在流动的过程中区域的疆界会产生结构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某种情境的变化甚至消失,会使构成心理隐喻空间的情境回复原来的趋势,弹性的程度与有相同流动性的区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人喜欢节奏欢快的音乐,但会在失恋或者情绪低落时听一些比较舒缓的钢琴曲,用以缓解低落的情绪,当他不再为情绪所困扰时,他所倾向的音乐审美类型会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三)可塑性(plasticity)

弹性和流动性都和可塑性有关,一个区域结构倘若易于有比较永久或稳定的变化,便应理解为有可塑性。流动性程度太低或太高的都难于塑造。流动性过低会造成意识的自我封闭,太富裕流动性的某种精神病者也不利于可塑性。这种传递审美感知的空间媒境的可塑性随人的发展而变化。根据人的发展规律,成人的可塑性常低于儿童。

情境的变化使人的行为也产生变化,比如,一个小孩子在玩玩具,家长让他去洗手他却不愿意去,但是他喜欢在洗手盆里把毛巾弄湿。这个时候家长问他:“是由我来在洗手盆里把毛巾弄湿还是你自己弄湿呢?”这个时候孩子便会选择我要自己把毛巾弄湿,而忽略了正在玩的玩具,这就是情境的变化使人的行为产生了变化。

四、拓扑心理学在音乐中应用的展望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情感的一种艺术,它的变化是复杂多样的。“我们都需要彼此。这种相互依赖是对个体以及组织机能提出的最大挑战。”在人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人们把情感通过音乐的手段付诸于现实,又通过音乐改变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作为以人为主体的一种艺术形式,音在本质上并没有特殊的价值,但通过人的审美活动、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使个体在音乐环境中被激发创造性、艺术性,增强想象力和感受能力。音乐的优势在于它是千变万化的但却内涵规律,无论乐音、噪音,都能够为不同的人所接受,通过音乐中的各种元素的交织,实现情绪的千变万化,同样的音乐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多样性也符合个体发展的多样性。

在音乐的情境下去看待心理空间的改变和区域移动,一方面,通过音乐环境的不断变化来促使人行为的转变,可以更加潜移默化的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拓扑心理学的角度掌握音乐审美活动心理机制,可以减少音乐教育环节中的阻力,使音乐教学和音乐欣赏更加科学系统化,对音乐的创作、教育、审美、认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音乐从业者可以通过对音乐审美活动心理机制在拓扑心理学上的动力架构做相应的研究和探知,探索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心理机制对传播和弘扬优秀的艺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个体发展和本能的需求,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库尔特·勒温《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拓扑心理学原理》,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 郑茂平、张大均《音乐知觉期待的特征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4期,第 900—902页。

[3] 喻琳琳《 隐喻的审美分析》,郑州大学2016年。

[4] 林海、李新《隐喻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及其与文学的关系——隐喻的符号学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79—82页。

[5] 郑斌《隐喻的现代审美文化意义探究》,辽宁大学2012年版。

[6]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版。

[7] 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第364—374页。

[8] 申玖《参照物理动力学理论建构心理动力学体系的初探——来自〈拓扑心理学原理〉的启发》[J],《延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84—91页。

[9] 郑茂平《音乐审美心理的学科思考及其相关研究》,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2017年。

[10] 劉启宇《内体验:音乐艺术审美的核心机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1—6期。

{1}申玖《参照物理动力学理论建构心理动力学体系的初探——来自《拓扑心理学原理》的启发[J],《延安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第84—91页。

{2} 约旦曲线是以数学家Jordan的名字命名,它又翻译为:若尔当曲线,乔丹曲线,约当曲线等。Filippov, A. F. (1950), "An elementary proof of Jordan's theorem" (PDF), Uspekhi Mat. Nauk (in Russian), 5 (5): 173–176.

{3} 徐畔《格式塔心理学与拓扑心理学视域下的莎诗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第130—134页。

{4} 万书元《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J],《艺术百家》 2008年第1期,第34—40页。

{5} 徐玥《心理学百科》,英国DK出版社2014年版,第220页。

{6}{7}  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7页。

刘世虎  博士,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生活空间隐喻心理学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活的隐喻》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山骨云根
爆笑心理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