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焦虑情况影响

2019-07-25郑淑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个体化组间孕妇

郑淑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22)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与孕产妇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有一定关联[1]。为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母婴身体健康,此次研究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7.63±5.85)岁,孕周为35~39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6.75±6.13)岁,孕周为34~38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性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次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都属于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全部患者都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将合并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孕妇的营养状况,对孕妇各项指标定期进行检测,严密监测血糖水平,鼓励孕妇适当加强运动。针对血糖偏高患者及时注射胰岛素。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办法如下:(1)体位护理。大多数妊娠女性的子宫会处在右旋状态下,可让孕妇适当对体位进行调整,尽可能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改善右旋位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胎盘血液循环更为畅通,降低胎儿缺氧的可能性。

(2)产前护理。护理人员于孕妇产前进行密切关注,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各项孕检工作,对胎心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报告主治医生,立即给予孕妇高流量吸氧,以保障胎儿呼吸畅通,保持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性。

(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同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加强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估,孕妇若存在严重不良心理情绪时立即采取专业疏导,让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护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保持温柔的态度,关心、爱护孕妇。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其足够的精神支持,加强孕妇分娩自信心。

(4)饮食干预。严格依据糖尿病患者营养标准,针对不同孕妇计算出每天的总能量,再结合其饮食习惯拟定膳食计划,食物配比应尽可能保障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25%,蛋白质占15%。并告知孕妇饮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应食用富含纤维素与维生素的食物。

(5)血糖监测:护理人员严格指导患者加强血糖监测,对空腹、用餐前后以及睡前血糖每日进行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6)加强运动锻炼。鼓励孕妇适量增加体育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四肢运动操、散步等。对于存在先兆流产的孕妇则不宜进行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焦虑情况。主要检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PBG),正常水平为:FBG<5.6 mol/L,PBG<9.2 mol/L。

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 19.0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用P<0.05代表,有可比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焦虑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FBG、2hPBG以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焦虑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焦虑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FBG 2hPBG 焦虑评分实验组 40 5.15±0.53 10.06±1.14 43.35±5.48对照组 40 6.23±0.68 12.43±0.61 48.62±5.33 t 7.923 11.593 4.360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对比

实验组出现新生儿羊水异常、早产、巨大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女性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孕产妇于妊娠期内出现糖代谢功能紊乱而形成,若对该疾病未及时予以控制和治疗,该疾病可能引起感染、早产、流产、羊水异常、胎儿死亡等并发症,对母婴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可见对其采取积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母婴生命安全有重要价值[2]。

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是以孕妇为中心,从各方面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体位护理、产前护理、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膳食结构调整、体育锻炼以及血糖监测等措施,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水平有效予以控制,减少母婴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母婴身体健康[3]。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结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个体化护理措施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变化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减小波动幅度。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机体系统的有效循环,使血液循环更加畅通,使细胞对血液中的糖分有效进行吸收,有效保障正常代谢功能。心理护理的同时还打消患者顾虑,使其具备良好心态,减小由于内分泌原因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个体化组间孕妇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