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并发症率评价

2019-07-25龚淑芬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阴式肌瘤开腹

龚淑芬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子宫肌瘤是生殖系统的一种良性肿瘤,导致其疾病的发生疾病尚未充分明确,可能与患者性激素水平失调有关[1-2]。孕龄期女性,在子宫肌瘤会因为性激素的影响下,而不断的发展,成为巨大子宫肌瘤,导致出现盆腔疼痛、压迫、子宫异常出血等情况,对患者生育能力造成影响[3]。目前,手术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其主要为开腹式手术和阴式手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展,使得腹腔镜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不断的提高,为探究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以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干预,对2组结果分析,总结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中心随机化法分组。

纳入标准:确诊存在巨大子宫肌瘤;无生育要求;子宫体积在12孕周大小以上;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盆腔、子宫恶性病变者;器官功能障碍者;存在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者;手术禁忌证者;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实验组(n=5 0)中,年龄3 3 ~5 5 岁,平均(45.23±10.03)岁,病程1~6年,平均(3.12±0.85)年,浆膜下肌瘤患者23例,肌壁间肌瘤患者27例。

对照组(n=5 0)中,年龄3 2 ~5 6 岁,平均(44.96±10.56)岁,病程1~5年,平均(3.01±0.56)年,浆膜下肌瘤患者22例,肌壁间肌瘤患者28例。

对比2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消毒铺巾,实施硬膜外麻醉,作横切口于髂骨联合上端,经腹壁将腹腔切开,实施逐层分离干预,直至将患者的整个子宫暴露出来,常规对动脉结扎,将子宫切除,对切口缝合。

实验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协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消毒后,作切口于脐孔上缘1~4 cm处,将腹腔镜置入,下腹作两个穿刺孔,长度均为5 mm,作第4操作孔于下腹正中耻骨联合的交界处,患者脐部切口长度为1 cm,余下切口长度均为0.5 cm。在腹腔镜下对盆腔探查,电凝切断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子宫双侧圆韧带,相同方法处理对侧,更改为阴式操作。打开子宫膀胱相关腹膜的返折处,下推膀胱,经阴道充分将子宫颈暴露出来,对子宫钳夹,牵出阴道,将宫颈阴道黏膜切开,膀胱宫颈间隙、直肠宫颈间隙进行分离处理,双侧宫骶韧带、主韧带切断并缝扎,之后对子宫动静脉实施切断、缝扎处理,依次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作观察,并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腔脏器损伤、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实验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s)

表1 2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s)

组别 例数(n) 手术用时(min) 手术出血量(mL) 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实验组 50 80.07±18.56 89.56±15.36 24.56±8.82 1.60±0.71 5.52±1.46对照组 50 66.33±25.41 140.21±18.71 42.35±11.57 2.76±1.13 8.10±2.17 t-- 3.0876 14.7951 8.6466 6.1463 6.9753 P-- 0.0026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患者疾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危险因素、种族、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外源性激素、内源性激素等有关[4-5]。巨大子宫肌瘤可使得患者出现腹部肿胀、月经不调、腹痛、白带增多等疾病症状,若不能及时为患者实施治疗,则可引发不孕、排尿困难等疾病症状[6]。

本研究显示,接受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其手术用时明显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其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低。表明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虽然会延长手术的时间,但是其可对手术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其中腹腔镜下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切口小、恢复快等特点[7],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其是手术经阴式、腹腔镜联合进行[8]。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其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清晰的视野,应用效果并不理想[9]。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其能够获得清晰的视野,但是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会对瘢痕遗留,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0]。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可将阴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进行结合,其出血量少、创伤小,且不会遗留瘢痕,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的时间。

相关学者还曾经表示[11],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较为常见,但会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对患者以及其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且大多数患者经过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使得患者的预后时间较长。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外观上看并无较为明显的瘢痕情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的器官广泛暴露等情况,恢复速度较快,手术后的并发症几率也较少,对患者的损伤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对改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阴式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