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外孕治疗中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的应用研究

2019-07-25鸿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司酮宫外孕甲氨蝶呤

陈 鸿

(协和江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女性在受孕后,受精卵着床时未在子宫内,医学上称之为宫外孕,或外着床发育。一旦发生宫外孕,对母体的身体伤害会极大,应当及时治疗。本次研究将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用于治疗宫外孕,具体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对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过敏者;②严重心肺功能障碍;③输卵管破裂等。依据患者给药方式不用分为联合用药组50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8.6±3.1)岁;停经期28~39 d,平均时间(33.6±2.7)d。单一用药组50例,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6.9±2.8)岁;停经期30~42 d,平均时间(34.1±2.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作比较研究。

1.2 治疗方法

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国药准字Z20050746,生产企业: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用法用量:口服,50 mg/次,2次/d;甲氨蝶呤(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70121,生产企业: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用法用量:肌肉注射,25 mg/次,2次/d。连续治疗5 d。单一用药组患者只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用法用量同上,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体有效情况,观察记录血β-HCG变化、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

盆腔包块消失,其他表征消失为显效;盆腔包块缩小,其他表征显著改善为有效;盆腔包块无变化或加重,其他症状未出现显著改善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对本次研究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有效率、不良反应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血β-HCG变化采用±s表示,行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效率分析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6.0%;单一用药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86.0%。组间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率12.0%(n=6);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率10.0%(n=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732)。

2.2 血β-HCG变化

两组经治疗后血β-HCG均有所改善(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显著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详见下表2。

表2 患者血β-HCG变化比对(±s,U/L)

表2 患者血β-HCG变化比对(±s,U/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联合用药组 2286.9±392.4 959.3±793.6 13.517 <0.05单一用药组 2271.4±372.5 182.5±715.2 9.858 <0.05 t 0.136 6.373 P<0.05 <0.05

3 讨 论

女性在发生宫外孕时,心理、生理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积极有效的治疗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临床医学显示,当宫外孕发生时,将会出现妊娠包块异位[1],或是卵巢妊娠、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等,患者的血液学血β-HCG也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且高于2500 mIU/ml[2],临床也将其作为宫外孕的诊断标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征、盆腔包块变化外,还应当注意血β-HCG是否改善。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米非司酮在行肌内注射有可以于患者体内起到很好的抗孕酮作用,而甲氨蝶呤则可以将妊娠期增殖的细胞进行抑制,两药合用可结果=束妊娠同时改善患者血β-HCG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盆腔包块,消除各项表征,降低患者极速增长的血β-HCG水平,同时不会给患者造成其他严重负担,是为临床安全性用药。

猜你喜欢

司酮宫外孕甲氨蝶呤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怎样预防宫外孕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